她不畏艱苦、干事創業,以農家特色小菜為起點,用心辦好農家樂,引領鄉村旅游大發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還時刻不忘社會責任與擔當,扶貧濟困、捐資助學、支援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她就是紫陽縣政協第十三屆委員、蒿坪鎮喬家大院餐飲負責人——常洪萍。
用心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回首當初的創業之路,荊棘遍布,但生于新疆的常洪萍,不畏困苦,用心底里的善良與熱情,用心發展產業,助力脫貧致富。
常洪萍從新疆遠嫁到蒿坪這個山美水美的偏僻小鎮,出于對美食的熱愛,也為養家糊口,結婚后不久便開始創業,在蒿坪集鎮上經營了一家小酒樓,但初次創業的她就很快就遇到了困境,由于地方偏僻、人員流動少,酒樓營業不久就倒閉了,還欠了大量的外債。
初生牛犢不怕虎,初次創業的常洪萍并未被眼前的困難打倒。“我不能就這么倒下了,欠別人的錢砸鍋賣鐵都要還。”于是,常洪萍和丈夫兩人開始了一邊打零工,一邊還債的生活。常洪萍說:“在打零工的日子里,我也學習到了很多餐飲經營方面的技巧和經驗,實在是不甘心就這么放棄自己的夢想,做美食餐飲業的想法就像一粒種子一樣在我心里生根發芽。”
經過夫妻倆的省吃儉用、攻堅克難,常洪萍終于迎來事業的春天。在當地黨委政府和親戚朋友支持下,常洪萍一家于2014年3月從集鎮搬回山溝溝里的老家——蒿坪鎮金石村,籌集資金,利用自家3間土坯房創辦了蒿坪鎮首家喬家大院農家樂,走上了第二次人生的創業之路。
總結第一次創業失敗的教訓,常洪萍更加認真細致,用心思考,她說:“吸取了第一次失敗的教訓,我發現除了地理位置、客流量等因素之外,菜品質量和樣式是更加重要的核心因素,要時常思考如何讓大家吃的放心、吃出新意。”常洪萍秉持著“做精美農家小菜,品人間最美佳肴”的經營理念,做良心安全菜,做美味創新菜。
經過7年時間的心血與汗水澆灌,如今,她所創辦的喬家大院已步入正軌,年接待游客峰值達7萬余人次,年收入200余萬元。常洪萍的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做農家小菜,不僅可以發家致富,還可以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引領鄉村旅游大發展。自2014年至今,她創辦的喬家大院輻射帶動周圍群眾,為困難戶和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讓其通過就業獲得收入,實現穩定脫貧致富。同時在她的帶領下,部分群眾也辦起了農家樂、民宿客棧,基本形成了農家樂規模效應產業鏈,還帶動當地的綠色果蔬產業發展,擴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用情回報社會,幫助困難弱勢群體
飲水思源守初心,砥礪奮斗擔使命。常洪萍在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始終不忘社會責任和擔當,積極組織并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常洪萍關心當地老人的生活,主動承擔責任,免費為老人提供休閑娛樂場所,每年定期舉行座談活動,了解村里老人的飲食起居和身體狀況,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每逢節日,她還會到敬老院和老黨員家中,送上糧油慰問品,送上節日的深情問候。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21年,在當地村兩委的牽頭組織下,舉行了“逐夢啟航,心懷家鄉”集體升學禮活動,常洪萍為考上大學的6名貧困學生予以資助,“我們以前讀書少,才走很多彎路,現在有條件了,一定要支持孩子們多讀書,為建設家鄉貢獻智慧。”常洪萍用實際行動鼓勵孩子們要努力學習,奮力拼搏未來。
用力投身抗疫,支持社會公益事業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紫陽。面對疫情,常洪萍積極作為、主動擔當,親身踐行了“疫情無情人有情”。
“趕緊打包,趁熱送,這大冷天他們就能吃上口熱的了。”常紅萍看到奮力戰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的艱辛,想略盡綿薄之力,剛好自己是做餐飲行業的,便想到了給工作人員免費送愛心餐。疫情期間人手不足,常紅萍親自上陣,在喬家大院后廚忙前忙后,為當地疫情防控人員準備免費愛心餐。連續幾個月,常洪萍每天按時為當地疫情防控卡點送去愛心餐。熱騰騰的飯菜不僅包含溫情,更彰顯了大家攜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創業帶動村民致富,幫扶捐資關愛老幼。常洪萍熱心公益事業,勇擔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給大家送去溫暖和希望,未來,她將繼續擔當社會責任,開展公益事業,帶領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更彰顯了一名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實習記者 黃倩 通訊員 劉效廉)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