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來形容岐山縣政協為全縣穩住經濟大盤中作出的積極貢獻,在我看來再恰當不過了......”縣政協委員、陜西通力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敬安感慨地說。
今年以來,受疫情、產業等多方面影響,岐山縣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特別是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因行業政策調整、市場需求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產值產量持續走低。就拿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來說,去年1至4月份,企業累計產值40億元,而今年卻只有28.57億元,同比增速-46.7%。如何穩住經濟大盤成為擺在岐山縣委、縣政府領導面前的頭等大事。
5月31日,寶雞市穩住經濟大盤工作推進會召開后,岐山縣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當晚立即召開全縣穩住經濟大盤工作推進會,通報全縣經濟運行情況,安排部署穩住經濟大盤工作。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如何發揮政協委員特別是企業界委員在經濟發展中的排頭兵作用,最大限度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彌補回來,為縣委、縣政府穩住經濟大盤加油助力,成為縣政協主席劉玉廣反復思考的問題。經過統籌謀劃,決定在全縣政協系統中開展“穩增長·委員在行動”活動,由主席會議成員分別帶隊,深入32戶委員企業,宣傳政策增信心、發現問題解難題、穩產擴能促增長、高效統籌保安全,做到戰“疫”不懈怠、發展不缺位、履職不松勁。
6月2日,“穩增長·委員在行動”活動啟動當天,縣政協主席劉玉廣帶領縣政協辦、縣工信局、鳳鳴工業園負責同志,深入包抓的陜西長佳建材有限公司,與委員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一季度企業生產經營、市場銷售、企業效益等情況。當得知該企業今年一季度產值730萬元,比2021年同期產值增加140萬元后,他勉勵企業要用足用好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措施,最大限度增產擴能,讓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效益。同時,要緊盯市場動向,強化前瞻思維,積極謀劃新的項目,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在促進全縣經濟穩增長中打頭陣、當先鋒。
陜西通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是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專用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和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今年計劃新建車架生產線項目,一期計劃投資3億元,需要部分貸款支持。但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企業生產效益有所下滑,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比較突出。在了解到企業面對的現實問題后,縣政協及時向縣政府建議予以金融支持,幫助企業盡快投產達效、上規模、穩增長。縣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支持7條產業鏈鏈主企業,37戶倍增企業超產超銷,落實重點企業超銷、流動資金貸款貼息專項資金240萬元,爭取汽車專項、中小企業技改專項等省級補助資金7092萬元,申報省級專項補助資金6168萬元,為13戶企業落實科技政策補助資金308.5萬元。
在其他產業上尋找新的增量,以其他產業的快速增長彌補汽車產業欠賬,這是縣長張軍輝在全縣穩住經濟大盤工作推進會上對聯企幫扶提出的要求。在走訪了解到劉會文委員創辦的岐山縣圣龍箱板紙有限責任公司發展遇到困境時,縣政協及時與縣發改局協調聯系,在全縣燃煤指標總體可控下,今年調控燃煤指標21600噸,有效解決了企業的“燃煤之急”。在持續發展的同時,該企業今年計劃新上造紙生產線,改用燃氣鍋爐,預計產量增加15000萬噸,產值增加5000萬元,目前該項目合同已經簽訂,備案立項、環評已審核通過,11月初土建工程即將開始,計劃于2023年5月份竣工投產。
上述只是“穩增長·委員在行動”活動的一個縮影,但折射出縣政協“國之大者”的政治責任。在今后工作中,縣政協將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八屆三次全會精神,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緊扣首要保安全、精準抓防疫、全力促增長,充分發揮政協職能作用,為攻堅三季度、奪取全年勝利貢獻智慧和力量。(岐山縣政協 張軍平)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