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不缺席,履職不缺位。
神木市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神木市政協迅速行動,落實防控措施,積極開展防控工作,并向全體委員發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倡議書,委員們聞“令”而動,向“疫”而行,有的作為志愿者在一線馳援,有的多方動員提供保障,有的捐款捐物,他們身體力行、沖鋒在前,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充分發揮出崗位優勢、專業優勢、資源優勢,用“逆行者”的身姿展現出新時代政協委員的“硬核”擔當。
“疫”之戰:新冠疫情突如其來
——政協委員“疫”不容辭,沖鋒戰“疫”最前線的尖兵
黨委有號召、政協有響應、委員有行動。在疫情防控的不同區域、各個崗位、每條戰線,都有“政協人”忙碌奔波的身影。
“作為一名黨員、政協委員,到抗疫一線去,我責無旁貸。”在神木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市政協委員劉文軍身上,充滿著“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
委員劉文軍“疫”不容辭沖鋒抗疫一線 韓艷艷 攝
“從投入疫情防控一線那刻起,我和團隊工作人員就滿腔熱血全身心工作,每天晚睡早起,特別是晚上基本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有時一聽到手機響就趕緊查看數據和信息動態,絲毫不敢懈怠。每到深夜,累了一天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戰勝疫情,祈佑麟州無恙……”劉文軍是下沉到神木市隔離人員最多、情況最復雜、擔子最重的神木市賓館隔離酒店專班工作組班長,8月26日,當他接到防疫通知后,就迅速投入“戰斗”狀態,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祖國叫我守邊卡,扛起槍桿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發……”這首歌詞正好映射了劉文軍當時接到防疫通知的狀態,他表示,雖然當時只身前往心里沒底,但他能做到的就是謹慎再謹慎。防疫工作中,從隔離場所的運行管理到工作力量的統籌調度,從各方信息“保暢通”到隔離人員“保供應”,從保障人員安全到強化人文關懷,他嚴格按照“快、準、嚴、實、細”要求,堅持精準化施策、精細化管理、清單化落實、人性化服務,保障了隔離點運轉有序。
“大家要堅定信心,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戰勝疫情!”十多天來,面對隔離對象的情緒問題,他和團隊人員總是耐心安撫,認真做好思想工作。面對隔離點的各種困難和復雜情況,他都想方設法解決。他說:“我們一定要守好重點隔離區防疫'最后一米',筑牢防疫'戰斗堡壘'。”
“我們每天都像是在走鋼絲,每天都是高度緊張。”回望這段與病毒賽跑的時光,劉文軍感嘆,期間有太多無解的難題,遇到太多復雜的情況,只能咬緊牙關扛過去。
“隔離對象的健康,才是我們的返程票。”劉文軍表示,連續奮戰十多天來,看著隔離對象一個個安全回家,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此次戰“疫”中,像劉文軍一樣沖鋒在戰“疫”最前線的委員“尖兵”還有很多,他們把履職故事寫在抗疫前沿、防控一線,為戰“疫”工作筑牢了堅實的防線。
“疫”之考:如椽巨筆書寫擔當
——政協委員“疫”往直前,抗疫戰場就是履職現場
“作為政協委員,關鍵時刻就要挺身而出,就要帶頭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最前線,把工作落細落實,把委員形象樹起來。”委員單海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委員單海巖主動請纓當志愿者展現委員擔當 韓艷艷攝
單海巖是希望美術教育的負責人,她主動請纓去麟州街道鐘樓社區當志愿者,母親擔心她的安危,起初不愿讓她以身涉險,但她卻毫不猶豫向“疫”而行,她告訴母親:“我一定要去一線當志愿者,因為只有我們努力了,所有人才能平安健康。”
委員單海巖配合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配送物資 韓艷艷 攝
單海巖所在的鐘樓社區轄區十個網格,21個居民小組。社區內基本為老巷子和低矮民房,街道巷口縱橫,流動人口大,這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此情況下,她主動帶領自己所在的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小組守護社區卡口、維持巷道秩序、配送居民需要的物資,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傾聽群眾心聲,安慰群眾情緒,在人口密集場所人員管控、掃碼、重點場所定期消殺等工作,提醒廣大群眾加強自身防護,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單海巖每天和她的團隊成員奔波在社區和防疫區域兩點一線之間,滿負荷工作,從不言累,從無怨言。針對社區內老年人買菜購物很不方便,她便將抗疫人員沒吃的飯菜打包起來,仔細消毒,帶著小組成員將一份份飯菜送到老人們手里。
“我是政協委員,我得沖上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職責和使命,我得對社區內的群眾負責。”單海巖用柔弱的身軀扛起沉甸甸的工作責任,用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和實際行動展現了女性柔情和韌勁,書寫了巾幗不讓須眉、紅顏更勝兒郎的全新答卷。
當鏡頭對準委員李愛蓮,我們看到她與志愿者、社區工作者攜手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生動畫面。李愛蓮是店塔鎮副鎮長,疫情發生后,她聞“令”而動,第一時間投入鎮上疫情防控工作。
委員李愛蓮堅守戰“疫”一線 韓艷艷 攝
“感謝店塔鎮人民政府各位領導及政府工作人員的暖心幫助,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有事找政府這句平凡話語中的不平凡之處,在人民群眾遇到困難時,政府都會竭盡全力幫助我們,誠摯地感謝他們用心為群眾解決問題。”9月1 日,當李愛蓮收到一位家住店塔村的云南昭通人且著急趕赴福州入伍的大學生的感謝信時,倍感欣慰。
其實,這份感謝信息的背后,有著讓人更加感到溫暖和欣慰的故事。
防疫工作中,委員李愛蓮日夜堅守,靠前指揮,各項工作處理地有條不紊 韓艷艷 攝
8月29日,當李愛蓮得知該學生著急入伍報到,她積極與鎮上領導溝通對接,讓他于8月30日順利坐上火車趕往目的地。事后該學生向鎮上防疫工作者致以感謝信,感謝他們“疫”往無前的拼搏,“疫”無反顧的擔當和“疫”不容辭的守望。
8月29日晚上23:00,當李愛蓮接到鎮上通知要求前往惠泉路社區支援抗疫時,她簡單收拾行裝,凌晨12:00帶領醫務人員、鄉鎮干部共計36人前往該社區,她清楚地記得當時到達社區后已是凌晨1:00,但工作緊迫,大家沒有絲毫困意,全體人員打起精神迅速投入戰疫。
在惠泉路社區防疫期間,李愛蓮日夜堅守,靠前指揮,每天只能休息兩三小時,從人員調度到核酸檢測,從樣品打包到及時轉運,每一項工作她都處理地細致入微、井井有條。在李愛蓮的帶領下,該社區防疫工作成效良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更贏得了居民的認可。
在隔離病房、封閉小區、鄉村卡口等防疫抗疫一線,還有很多像單海巖、李愛蓮一樣的政協委員身影。他們舍小我、匯大愛,與時間賽跑,成為維護核酸檢測秩序的“安保員”、穩定居民情緒的“紆困員”、駐守封閉樓棟的“守門員”、研判發放通行證的“裁判員”、服務隔離居民生活所需的“外賣員”、每日清理消殺環境的“衛生員”,他們深知抗疫戰場就是履職現場。
“疫”之啟:守望相助戰勝疫情
——政協委員“協”力同心,愛心捐贈表達委員真感情
“作為政協委員,必須體現使命擔當,為疫情防控出一把力。”這是廣大政協委員一致的心聲。9月1日,市政協通過微信、網站等形式,發出開展疫情防控募捐活動倡議,呼吁全市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募捐活動,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廣大政協委員積極響應號召,踴躍捐款捐物,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共畫抗疫“同心圓”。
委員王襁為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捐贈的蔬菜、月餅等物資 韓艷艷 攝
委員王襁捐贈物資50多萬元,委員李維軍捐贈物資20多萬元,委員邊鵬捐贈物資5萬元,委員黨雙龍捐款捐物3萬元,委員王英軍、折增光捐款2萬元,委員崔炳捐款1萬元……捐贈名單上的名字越來越多,感謝的語言在此似乎顯的蒼白,可那句“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何況我們還是政協人。”卻充滿力量。
疫情面前,委員王襁作為長青健康食品產業集團的法人,他主動捐贈了面包、月餅、蔬菜、羊肉等愛心食品,用于疫情防控。他說:“抗擊疫情,人人有責,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為戰勝疫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應盡的責任。”
李維軍是榆林市神府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他帶領公司團隊,在做好企業疫情防控的同時,充分發揮企業特色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抽調公司350多名員工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助力戰疫,還慰問了部分街道辦、社區及檢察院、派出所等職能部門下沉干部3000多人次,慰問物資達20多萬元。李維軍表示,在這場疫情面前,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盡一份力,慰問下沉干部就是想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讓在一線工作的“逆行者”保障有力,不用為疫情之外的事情費心,既是初衷,也是提交特殊時期的“委員作業”。
委員邊鵬為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捐贈口罩,奉獻愛心 韓艷艷 攝
委員邊鵬是神木市鴻宇電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當他得知疫情防控一線口罩緊缺,果斷購買物資,向一線工作人員捐贈醫用外科口罩(10萬只)34箱,支援前線“作戰”。
黨雙龍是陜西裕洋和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法人,在市政協發出疫情防控倡議后,他積極響應,主動捐款1萬元,并為疫情防控隔離點神木市賓館捐贈2萬元羊肉,為改善防疫工作者和隔離對象的伙食出一份力。此外,他還主動請纓當志愿者,配合社區工作者做好核酸檢測、配送生活物資等工作。他說:“在這個時間沒有什么比防控疫情更重要的,只要需要,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一次次馳援,一批批物資,一筆筆捐款,無不浸潤著政協委員克己為民、團結一心的大愛,防疫路上,政協委員的腳步沒有停歇,他們用實際行動匯聚了抗疫的時代洪流,用傾情奉獻擦亮了委員身份。
疫情無情,政協有愛!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沉默地寫下堅定;一個個鏖戰的夜晚,執著地托起黎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政協委員們展現價值追求,貢獻自己的力量,詮釋了“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擔當使命,書寫出抗擊疫情擔當作為的“委員答卷”。讓我們一起為委員點贊,向他們致敬!(記者 許鵬 通訊員 韓艷艷)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