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喜迎二十大——委員在行動”主題,9月20日至22日,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委員活動日”活動,發揮特色優勢,強化責任擔當,拓寬履職渠道,服務界別群眾。省政協各分管副主席分別參加相關活動。
賡續紅色血脈 書寫時代芳華
省政協教科委“委員活動日”小記
“日照錦衣,遍地似金”是照金名字的由來。1933年,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創建,照金成為西北革命的搖籃,也賦予了這塊土地更為輝煌的紅色革命精神。
9月22日,省政協教育科技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來到銅川,緊扣“走進紅色照金 傳承革命精神”主題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
在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委員們一邊聆聽講解員的講解,一邊參觀革命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各種文物與照片。
在陳列著破舊雨傘和粗布衣服等老物件的展柜前,省政協委員、省婦女體育協會主席胡燕說:“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來到照金紀念館重溫革命歷史,意義非凡。通過一件件革命文物可以感受到,在那個艱苦的戰爭年代,中華民族一致抵御外敵的團結精神。”
展廳內,陳列著一件特殊的革命文物——馬燈。它曾是中國老百姓常用的一種照明工具,現代生活中早已不再使用。然而,就是這盞普通的馬燈,在革命時期卻閃爍出耀眼的光芒,照亮陜甘邊紅軍走上勝利的道路。
“看到展廳里陳列的這些革命文物,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復。”胡燕告訴記者,她已將參觀學習中的所思所悟第一時間分享給家人,并要求后輩要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爭取在平凡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努力建設美麗新家園。
省政協委員、蒜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少毅說,“照金是西北革命的搖籃,在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終取得了革命勝利,‘照金精神’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共產主義信仰與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
照金紀念館參觀結束后,委員們繼續前往陳家坡會議舊址和薛家寨革命舊址參觀學習。
在薛家寨革命舊址,委員們沿著紅軍當年戰斗過的足跡,參觀了作為陜甘邊游擊隊駐地以及紅軍醫院、被服廠、修械所等后勤單位的四個巖洞。
“今天來到薛家寨,讓我真切感受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省政協委員、陜西世紀華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振宇說,我們要賡續傳承革命精神,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為祖國建設和發展多作貢獻。
活動當日,省政協教科委還走訪慰問了住銅往屆省政協委員黃宏顯和丁雙印。
今年 72 歲的黃宏顯身體依舊硬朗,曾任省九屆、十屆政協委員,銅川市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政協委員。“我要繼續堅持和發揚人民政協優良傳統,為陜西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黃宏顯表示。
在與老委員交談過程中,省政協委員、西安常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孟娜說,“我們要加強與往屆政協委員的溝通聯系,學習他們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砥礪前行,共同推動新時代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嶄新面貌和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閆智 記者 李榮
交流中碰撞思想 溝通中凝聚共識
省政協醫衛體委“委員活動日”小記
界別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是開展政協協商活動的基礎。如何更好體現政協界別特色、突出界別優勢、發揮界別作用,有效開展界別工作?9月21日,“委員活動日”當天,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組織界別委員和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共聚一堂,就如何更好體現政協界別特色、突出界別優勢、發揮界別作用,有效開展界別工作開展座談,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溝通中凝聚共識。
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主要負責聯系醫藥衛生界別和體育界別的委員。而醫藥衛生體育領域,都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和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連。
活動中,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主任楊育生,圍繞《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作了宣講。
“扎實的理論基礎是委員履行好職能的關鍵,要時刻明確自己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該做什么、怎樣去做。”省政協委員、陜西祈康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潔直言,聆聽宣講后,自己履職的方向更加明晰了。
近年來,聚焦我省醫藥衛生體育事業發展,省政協醫衛體委持續開展了廣泛的調研協商活動。
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趙文表示,“多年來,委員們在中藥材種植加工、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為推進我省中醫藥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希望廣大委員繼續關注我省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出更多寶貴意見。”
近年來,醫藥衛生界別委員立足技術優勢,積極建言獻策,推動我省出臺了一系列醫藥衛生領域的利好政策。
省政協委員、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院長劉海靜所在的創新工作室,同時也是委員會客廳。劉海靜表示,“作為陜西省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這里產生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作為委員會客廳,應充分利用好這一平臺,創新委員活動方式,廣泛聯系界別委員和群眾,積極建言資政,努力凝聚共識,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推動陜西醫藥產業健康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按照省政協辦公廳《2022年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推進方案》,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今年計劃依托所聯系界別,新設立省政協界別委員工作室。對此,大家倍感期待。
省醫學會秘書長張磊表示,“人民政協是發揚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載體,界別委員工作室的成立必將為全省醫衛界人士參政議政提供新的途徑。我們期待與醫藥衛生界委員一起,為全省醫療衛生事業發聲,為人民身心健康呼吁。”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競技體育一線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近年來省政協在全省競技體育攻堅克難、全民健身普及和推廣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建議同步成立體育界別委員工作室,積極為陜西的健身群眾、運動健兒、體育從業人員等群體發聲,為大力推動我省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協調發展建言獻策。”省政協委員、省游泳運動管理中心主任譚敏說。
各界導報記者 唐冰
下活產業“特色棋” 鋪就鄉村振興路
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委員活動日”小記
“民宿產業每年能夠解決多少就業?”“旅游旺季能給村民帶來多少收入?”……9月22日,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前往藍田縣九間房鎮峪口村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在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情況時,委員們關切地詢問。
走進峪口村,雖還未到周末,但民宿里已住滿了前來度假的游客。精致的裝修,優美的環境,峪口村集餐飲、旅游、住宿為一體的綜合經營模式,對委員們觸動很大。
近年來,藍田縣九間房鎮利用自然優勢,通過盤活村集體土地和村民閑置房屋等方式,吸引大量投資者和創業者回鄉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峪口村、桐花溝村、公王村等,集中連片打造起九間房鎮“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鄉村振興必須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只有依靠產業帶動,才能形成農村持續發展。”在參觀完峪口村的民宿產業后,省政協委員、西安府州紅品牌營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二慧說。
作為一名農業界別的政協委員,劉二慧多年來帶領企業,一直在為產業振興做努力,他們開展的府谷海紅果深加工項目,解決了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問題。劉二慧表示,依靠產業帶動,不僅能提高當地村民的經濟收入,還可以形成規模效應,促進鄉村振興。
穿過民宿區,委員們來到峪口村另一處標志性景區——蕎麥花海。
九間房鎮峪口村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晝夜溫差較大,適宜蕎麥種植。近年來,村里通過土地流轉和改造,昔日雜草叢生的撂荒地,早已變成一片500余畝的蕎麥花海,并形成了“種、加、銷、游”融合發展的蕎麥全產業鏈。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因素,只有尊重農民意愿發展特色產業,才能聚集多種資源要素,形成規模效應,取得預期成果。”省政協委員、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郭劍說。
漫步在蕎麥花海點綴的道路上,看著周圍的美景,省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保軍表示,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工作,必須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要求,加大特色產業的扶持和發展,才能走穩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下活產業“特色棋”,鋪就鄉村振興路。參觀完九間房鎮的特色產業,委員們又詳細了解了產業負責人對今后發展的各項規劃,并從如何結合優勢資源,發展好特色產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省政協委員、省財政廳總經濟師武永義認為,在發展特色產業時,小而精比大而全更適合,只有深入挖掘產業優勢,加速產業鏈打造,才能讓特色產業“茁壯成長”。省政協委員、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興長認為,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還應加強科學規劃和引導,尤其是在民俗民風及誠信建設方面加強管理。
“委員活動日”活動中,委員們不僅對鄉村特色產業進行了實地考察,還前往鄂豫陜蘇維埃政府葛牌鎮紀念館參觀學習,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黨性修養。委員們表示,通過“委員活動日”活動,大家既接受了紅色教育,又感受到鄉村振興的巨大成果,進一步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在今后工作中,大家將恪盡職守,聚焦“三農”問題,為陜西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各界導報記者 殷博華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