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08:47:37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 記者 劉凡銆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國家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振興中醫藥、助力健康中國建設,11月22日至23日,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在安康開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進‘秦藥’科技創新”專題調研。
安康北依秦嶺、南靠巴山,素有“藥材之鄉”的美譽,獨特的生態環境十分適宜絞股藍的生長。
11月22日,調研組走進安康正大制藥有限公司,一盒盒絞股藍總甙片經封裝后整齊擺放在展示臺上……據介紹,近年來,安康正大制藥有限公司把絞股藍列入戰略性核心品種打造培育。目前,安康正大制藥絞股藍總甙原料藥年市場占有率超過70%,絞股藍總甙片制劑市場占有率超過25%。
“目前,安康將發展絞股藍全產業鏈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并作為政府專項工程任務列示其中。絞股藍已經成為安康產業發展的區域性特色名片。”安康正大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濤說,一直以來,公司都以絞股藍為突破點和抓手,聚焦特色化、產業化和品牌化發展,致力于成為國內最大絞股藍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者和產業引領者。
“安康作為中草藥之鄉,傳承發展和振興中醫藥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絞股藍正是發揮秦巴山區中醫藥資源優勢的成功范例。”在聽取絞股藍產業發展情況匯報后,省政協委員、祈康生物醫藥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潔為絞股藍產業的發展現狀點贊。
成績背后有隱憂。在調研過程中,李洪潔發現,中醫藥產業研發投入不足、中藥產品自主轉化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省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壯大。他認為,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保障措施落實應再加強,要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加大科技創新財政投入。
如何成就更多像絞股藍一樣的中醫藥品牌?李洪潔建議,確立中醫藥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地位,建立協同聯動的中醫藥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培育各類創新主體、促進科技成果轉移上尋求突破,建立健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在中醫藥技術創新發展、價格調整、醫保報銷、支付方式改革和經辦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絞股藍總苷膠囊、六味地黃咀嚼片、克拉霉素分散片、氧氟沙星片……在安康北醫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制藥成果展示區,各類主導產品吸引了調研組的目光。
“公司現有長期穩定的科研專業技術人員,以北京大學安康藥物研究院為科研技術依托,搭建中藥植化、化學半合成和全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平臺,引進合作人才,相互交流、整合資源、技術共享,從而加快中藥新藥及創新藥物、高效化學藥品、生物制劑等產品的研發進程。”安康北醫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絞股藍系列藥物創制發明人徐世明說。
據了解,安康北醫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絞股藍總苷(原料藥)、絞股藍總苷膠囊的細分產品市場中份額較高,產品在陜西省市場占有率達49%,在同行業中排名第一;在全國市場占有率達53%,位居全國第一。目前,該公司已在平利縣建設絞股藍GAP種源基地3000畝、規范化種植基地3萬畝,建有200多個中藥材品種種源基地3000畝、訂單規范化種植基地10萬畝,為中藥配方顆粒項目提供規范化的藥材保障。
“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關鍵在人才。安康北醫大鏗鏘的發展步伐離不開科研人才的心血付出。”省政協委員、榆林市高新區裕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淵認為,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也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重要戰略資源,強化中醫藥專業人才建設對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在王淵看來,中藥產業發展需求與專業人才配置現狀之間的矛盾、高校專業設置與中藥產業所需專業斷層、投資企業對人才的開發認識不足、中藥材基地相關人才流動性大,是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為此,王淵建議,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探索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標的產學研聯合體,培養熟悉中藥學基礎理論、傳統技能,能從事中藥生產、經營、科研、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中藥專門人才,著力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和發展氛圍,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在充分了解安康市中醫藥企業的現狀與問題后,調研組建議,要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依托“秦創原”打造中醫藥科技創新基地,建立省級新藥研發科技服務平臺和現代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做強“鏈主”企業,培育“潛力型”企業,扶持小微企業。同時,要加強科技創新研究,加大對中醫藥的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力度,充分挖掘中醫藥潛能,推動中醫藥發展全方位與現代科學新技術新方法緊密相連,不斷推出新劑型、新產品。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