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縣政協委員工作室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蒿坪鎮按照“抓陣地建設,提升履職底氣、抓委員學習,提升履職能力、抓工作創新,提升作用發揮”為主線,密切聯系群眾,以察民情、解民憂為重點,高質量推進政協委員工作室創建,架起聯系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抓陣地建設 提升履職底氣
蒿坪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任組長、副書記為責任副組長的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領導小組,確保工作有人盯、資金有保障、議事有帶動。在縣政協預算的工作經費外,鎮政府再保障不低于3萬元的政協聯絡組辦公經費,按照《政協紫陽縣委員會委員工作室建設實施方案(試行)》要求,選擇蒿坪工業園區閩秦茶廠建設鎮政協委員工作室。
委員工作室由鎮黨委副書記任召集人,組織鎮政協委員每月開展1次學習研討活動、每季度上報1條社情民意信息、每半年開展1次協商活動。此外,還完善建立了工作室委員檔案、政策法規資料合集、委員履職活動登記簿、社情民意登記簿、會議記錄簿、學習培訓登記簿等 “一檔一集四薄”,達到了委員履職有陣地、有制度、有經費。
抓委員學習 提升履職能力
蒿坪鎮轄16個村(社區),9557戶33575人。現有政協委員6人,其中女性委員 2人,工商界委員 2人,農業界委員3人,特邀界委員1人,該鎮注重抓委員學習來提升政協委員的履職能力。
帶著問題出去學。有計劃地組織政協委員帶著問題、帶著計劃、帶著目的,走出去學習借鑒兄弟縣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突出重點深入學。該鎮邀請相關專家圍繞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政協章程開展宣講闡釋,著重對全鎮六名政協委員進行專題輔導,確保吃透章程,做到身在政協懂政協。
結合實際主動學。當前正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為了更好的履職,委員工作室的學習活動密切結合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政協委員定期參加鎮黨委中心組學習,和領導班子共同學習,同步思考,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抓工作創新 提升作用發揮
將工作室履職活動與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相結合。該鎮的企業家代表陳寶瑩委員、朱國領委員側重于招商引資宣傳、茶葉行業發展等為重點的協商工作,每半年由他們牽頭舉行一次專門的產業發展協商;常洪萍委員所經營的喬家大院農家樂,屬于“紫陽味道”規劃區,在農旅融合、富硒美食開發方面能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她每一年牽頭舉行一次“紫陽味道”專題協商;陳浩委員是鎮鄉村振興辦副主任,在歲末年初謀劃項目時,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群眾代表就項目編報及規劃建設進行一次專題協商。今年2月,政協委員工作室邀請鎮城建辦、鄉村振興辦工作人員召開了協商會議,一致提出在高速出站口修建人車分流步道的建議。鎮黨委高度重視,立即申報了項目計劃,目前該工程已經全面完工,有效解決了人車混行問題。
將工作室履職活動與基層治理相結合。每名政協委員每月用一天時間參與鎮政府的信訪接待工作,通過接訪調研,形成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結合“321”基層治理模式,每名政協委員聯系三個村(社區)支書,每個季度參與聯系村的矛盾糾紛。
將工作室履職活動與群眾關注度高的“微問題”相結合。今年以來,該鎮政協工作室通過分區域、分類型協商,解決了該鎮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問題、集鎮安置點小菜園等系列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紫陽縣蒿坪鎮政協工作室始終堅持協商規范化、實效化,規范建立了議題收集、議題確定、集體研判閉環協商機制,確保協商效率高起來、委員身影忙起來、政協聲音響起來。(實習記者 陳鵬 記者 唐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