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公眾科學素質快速提升,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1月12日,省政協委員、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李豫琦告訴記者,“科協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對標戰略部署,進一步理清方向和路徑,在工作實踐中推進科協事業改革創新。”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李豫琦提交了《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關于加快推動陜西科技館新館建設的提案》兩個提案,他建議加快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科普格局,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提升科普服務的覆蓋面和服務均等化。
陜西作為科教大省,如何充分發揮優勢,助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加快發展?經過深入調研,李豫琦表示,科協要緊密圍繞我省6大支柱14個產業領域的24條重點產業鏈,以“科技投行”、技術經理人為轉化人,賦能我省科技創新,深化實施助力秦創原建設“12621”工程,要開展“百會百校助千企”行動,充分發揮全國學會和省級學會作用,廣泛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服務重點產業集群化發展和縣域經濟提質增效。
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科協要爭當排頭兵。近年來,省科協緊密圍繞科普“講什么”“誰來講”“給誰講”“怎么講”“在哪兒講”,貫通科普價值引領、科學教育、人才培養和陣地建設、文化涵養等各個環節,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系統提升科普能力,推進科普資源共建共享,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科學文化需求。
科技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經濟競爭、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李豫琦建議,要聚焦釋放人才活力,加強科技人才工作規律研究,加強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準確把握全省科技工作者的整體分布狀況、流動趨勢、權益保障等情況,及時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建議,大力營造有利于人才創新創造創業的良好生態系統,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做實成勢。(記者王帥)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