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文/圖
1月8日,香港與內地恢復首階段免檢疫“通關”,這讓港區省政協委員、亞洲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藍國慶激動不已,“終于可以親身回到陜西參會,很興奮”。
藍國慶是本屆連任的省政協委員,2021年和2022年省兩會,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他都是在香港通過網絡遠程“參會”。闊別近三年又回到西安,藍國慶從下飛機到委員住地的路上一路感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目前,香港直飛西安每周只有一班航班,但剛好是在開幕大會前一天,所以還比較順利。相信在逐步努力推進下,航班量很快就會恢復到疫情前。”藍國慶說,通關后對港區省政協委員來說,履職更便利,可以更頻繁地往來陜港兩地,也可以帶動香港年輕人、各界別群眾參與到陜西經濟社會建設中來。
在1月12日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上,代省長趙剛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23年,陜西將力促居民消費回升。而藍國慶今年準備的提案之一就是聚焦恢復和擴大消費方面的內容。
藍國慶認為,消費不僅是經濟“三駕馬車”之一,也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當前,全國各省市都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內需走弱、消費欲望沒有得到根本提升,消費數據統計、跟蹤不到位,消費差異和消費特點缺乏等問題。
民間投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風向標,對內需有很大的帶動作用。省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我省民間投資僅增長1.4%,較1-9月回落1.3個百分點,低于全省投資平均增速8.5個百分點。藍國慶認為,當前,世紀疫情與全球經濟下行相疊加,導致企業投資信心不足,政府應在鼓勵民間投資上下功夫,讓更多民間投資人重拾投資信心,從而擴大內需,帶動新一輪消費。
“促進消費、提振消費不能只停留在政策上、表述在文件中。”藍國慶說,當前,許多群眾并不了解政府促進消費的最新政策,特別是邊遠的農村地區,更是缺乏對政府促進消費政策的全面了解。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運用多種形式讓群眾了解消費政策,以及政府鼓勵消費所進行的一系列促銷活動,讓促消費深入人心。
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歸根結底需要激發公眾的消費意愿,提升公眾的消費能力。藍國慶認為,在鼓勵和引導消費時,不能搞“大而全”,而應從日常生活消費開始引導,尤其是要關注邊遠地區老百姓的日常消費,循序漸進地引導和推進消費,步子不能邁得太大、太快。
“打個比方,溫飽問題剛解決,就讓人們去消費汽車,是不太現實的。恢復和擴大消費最核心的問題是要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有‘敢消費’的底氣。因此,政府要積極主動尋找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讓老百姓有更多的收入來源。”藍國慶說。
分析2022年省政府十項重點工作中關于“促進消費提振”的內容后,藍國慶指出,政策講究大而全,圍繞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和餐飲、娛樂等重點領域開展促進消費活動,可謂是面面俱到。然而,對于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陜西所面臨的消費不足問題來說,既沒有找到促進消費的有力抓手,也不能體現陜西地域消費差異和消費特點。
藍國慶認為,促進消費要結合陜西地方特色,善用文旅資源,促進商旅文體融合,打造“游購”一條龍活動,結合承辦品牌賽事等機會,讓各種消費抱團取暖,共同消費。政府要發揮大數據作用,對“游購”一條龍活動的各個消費環節進行數據統計和數據跟蹤,取長補短,及時跟進和完善相關消費政策,讓“抱團消費”有更強的“續航能力”。
“與此同時,陜西飲食是另一個值得‘抱團消費’的好點子,適合作為提振消費的又一條途徑進行推廣,形成持久消費的對外陜西名片。”藍國慶舉例說。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