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商洛·中國氣候康養之都”稱號。為擦亮叫響這一金字招牌,四屆市委十一次全會提出打造中國康養之都,市第五次黨代會對建設中國康養之都作出全面部署。
在商洛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商洛職業技術學院財務處副處長胡燕講到,“近一年來,全市上下堅持以規劃為引領、以項目為抓手、以招商為突破、以產業為支撐,成功舉辦“22℃商洛·康養之都”推介簽約大會等節會,全域入選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預備名單,66個市級康養項目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84.6%,中國康養之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擴大。”
“商洛是全國第一個被命名為‘中國氣候康養之都’的城市,一定要用好金字招牌。”胡燕建議,深入研究商洛自然資源的康養價值,樹立全域康養理念,重點發展氣候醫學,培育氣候康養品牌,實現城市、鄉村處處能康養。借助國家級(康養)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機遇,依托商洛學院和商洛職業技術學院等教育機構和職業教育體系,建立高端康養行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培養一批康養專業技能人才。要加強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等相關組織機構的合作,探索“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柔性引進機制,引進一批康養產業領軍人才,推動康養產業發展。
“政策是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發展康養產業,打造中國康養之都,必須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撐。”胡燕建議,緊扣打造中國康養之都目標定位,全面梳理整合中省促進康養產業扶持和發展政策,制定全市康養產業貸款貼息、融資補貼、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等扶持政策,破解康養產業發展中的政策盲點問題。加強對康養產業的研究分析,緊扣醫療、養老、文旅、體育、醫藥、食品“六大健康產業”,聚焦氣候醫學康養,明晰康養產業發展圖譜,凸顯特色包抓好康養項目,定準目標企業,開展靶向招商。同時,要在招商引資中劃定招引康養項目的比例和資金額,倒逼康養產業優勢發展。(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