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銅川是“藥王”孫思邈故里,依托孫思邈醫藥著作、有關古建遺址、碑石等構成的“藥王”文化資源優勢,銅川正全力打造生態康養文旅高地,規劃發展中藥材交易、康養機構、文化體驗等產業,通過補鏈延鏈強鏈,推進現代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用好得天獨厚的“藥王”品牌優勢,將地域文化符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符號、經濟符號,委員們為弘揚“藥王”文化、做大做強中醫藥健康產業建言獻策。
“‘藥王’不僅是銅川的文化名片,也是陜西重要的中醫藥文化資源。”王紅俠委員說,應著眼本土、放眼世界,推動中醫藥技術、藥物、標準和服務走出去,讓國際社會廣泛接受中醫藥,助力“藥王”品牌走出國門。
王紅俠建議,打造弘揚孫思邈學術和中醫藥文化的高端平臺與醫德醫風教育基地,筑牢中醫藥產業發展基石,讓孫思邈厚德濟生、大醫精誠的傳統文化瑰寶得以發揚光大。
依托“藥王”文化資源優勢,銅川市把中醫藥健康產業作為全市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引入北京中醫藥大學建立孫思邈中醫醫院,大力建設基層中醫堂,為保護和傳承中醫藥文化、加快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弘揚“藥王”文化,應在“藥”字上做文章。劉振宇委員建議,把在“藥王”故里建藥市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以藥材交易市場為輻射,帶動全省乃至西北地區中醫藥貿易和文化交流,不斷擴大中醫藥產業市場活力和文化影響力。
“藥王故里,養生銅川。”如何將孫思邈中醫藥文化優勢轉化為中醫藥健康產業優勢、經濟優勢?閆敏娜委員建議,加大國醫大師、省級名中醫等高端人才引進力度,依托北中醫孫思邈醫院,逐步將銅川建成全省中醫名醫聚集區。以康養產業為核心,在藥王山景區周邊開發建設康養、養生小鎮,興辦中醫理療保健館、老年公寓、康復基地等康養產業。
呂佩委員建議,要從挖掘整理“藥王”孫思邈歷史文化內涵入手,加大文創產品研發和情景式、體驗式文旅項目的開發建設力度,研發中醫藥制劑和相關康養保健類產品,加強“藥王”養生知識的宣傳普及,讓“藥王”文化“活”起來。
銅川市政協緊跟全市發展大局,先后到安徽亳州、河南南陽等地考察,就傳承中醫精華、用好用活“藥王”文化開展調查研究。同時,市政協通過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雙月協商、對口協商等形式,為推進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講好‘藥王’中醫藥故事,讓孩子們從小懂中醫、愛中醫”“建設高標準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從源頭上推進中藥材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委員們聚焦“藥王”文化,提出了一條條接地氣的意見建議。
“葫蘆頭不僅味道鮮美,且有食療價值,可以說是‘藥王’藥食同源養生理論的代表性食品。”薛浩東委員正著手撰寫一條社情民意信息,建議把葫蘆頭作為紀念“藥王”孫思邈的專屬食品,在“藥王”故里做好宣傳推廣工作。
張明華委員建議,著力打造一批“藥膳食療”實體店,通過示范帶動效應,支持、引導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建立起一套符合市情實際的藥膳食療產業管理體系,推動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特色化發展。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