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持續加強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 。
“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央政府最為關切的重大議題,農村教育因為其重要的作用,在“三農”問題中占據著十分特殊的位置。緊盯著農村教育問題,商洛市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馮紅英:城鄉教育差距永遠是我關心的問題
“商洛市整體城鎮化率相對較低,農村人口占比較高,義務教育水平城鄉差距不斷擴大。農村學校教育質量不容樂觀。”商洛市政協委員、洛南縣政協副主席馮紅英說,當前,商洛城鄉教育差距大,鄉村教育觀念和教學手段落后、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教師工作積極性和職業榮譽感有待提高。但是,農村孩子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大,致使“進城求學” 現象加劇。
馮紅英憂心的講,“進城求學”現象一定程度造成人員和資金從農村流出,嚴重的話會影響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
馮紅英建議,差別化管理農村學校,建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動態管理和考核制度,加大鄉村教育投入,優化教育結構。同時建議村組織成立教育委員會,積極引導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建立城鄉共享教育資源平臺。培養農村教師隊伍,建立常態化教研機制,逐步縮小城鄉教育水平差距。設立“鄉村教育獎”同時大力提高鄉村教師政治地位。
商洛民盟總支:要積極解決農村教育“空心化”問題
記者了解到,民盟提案中提及,當前商洛部分農村“空心化”現象較嚴重,由于生源流失嚴重而出現了“麻雀學校”和“空巢學校”,一些村級教學點僅僅有十幾名甚至幾名學生,且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小規模的農村學校處于教育體系的最末端,是義務教育的最前線,正是防止農村教育“空心化”的最佳著力點。
民盟總支建議,統籌加強鎮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的建設, 統籌農村學校的布局規劃 ,強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配備優秀鄉村小學校長,加強學校管理。對鄉村學校骨干教師進行培訓。強化師德師風,落實教師家訪、為學困生無償輔導等基本職責。發揮城區優質名校作用,加強對農村學校指導幫扶,促進農村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全面提升。
針對農村家庭教育落后問題,民盟建議,開辦線上家長學校,加強家校聯系,學校與家長的主動溝通,引導他們正確有效地教育孩子,對沒盡到責任的家長,通過必要手段督促其履行家長的責任。多種手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共同促進鄉村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龔勝利:農村中小學課后服務資金很關鍵
“2021年‘雙減’工作實施以來,商洛市規范有序推進課后服務工作,實現全市有需求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但調研發現,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小規模學校課后服務經費短缺問題十分突出、亟待解決。”商洛市政協委員、教育局副局長龔勝利說,鄉村教育不能只管課堂教育,課后服務也很關鍵。課后服務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彌補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實現農村學校的教育資源二次分配。
“落實好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及商洛市《關于印發教育領域市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是關鍵。”龔勝利說。
據記者了解,目前商洛市未建立市、縣區政府財政補助機制,現行服務性收費標準過低。收費上限標準明顯低于安康、漢中、寶雞、榆林等市,農村學校課后服務費用嚴重收不抵支,直接制約著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龔勝利建議,落實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及商洛市政府辦公室文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減免的課后服務費,由市、縣區財政承擔、予以補足補齊。建立財政預算撥付機制。對農村學校所需課后服務費用列入財政預算,隨同公用經費一并及時足額撥付。建立公用經費補充機制,針對課后服務所需的設備設施等,可以納入有關項目統籌實施。(記者 王斌 通訊員 戴寒興)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