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陳鵬 記者 唐冰)“漢濱”意寓漢江之濱,漢江、月河穿越中部,北依秦嶺、南沿巴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升漢濱旅游形象、激活文化旅游要素、豐富人民的生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安康市漢濱區政協十六屆二次會議期間,多名委員聚焦漢濱旅游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依托安康獨有的生態資源優勢,系統規劃文旅項目,發展旅游康養產業,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委員晏長麗說,要利用好“安康湖”獨特的水岸資源,依托漢水碼頭文化,系統規劃建設文旅項目,打造集夜間經濟、水上經濟以及親水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拳頭旅游產品。
晏長麗建議,以中心城區一江兩岸為主軸,統籌城東新區開發建設,高起點編制“安康湖”一江兩岸文旅發展總體規劃,圍繞一江兩岸環江百里長廊,統籌實施文化旅游、體育運動、親水體驗、休閑觀光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形成項目建設開發的合力。系統謀劃文旅產品開發,創新文化旅游產品體系,積極開發適合游客和本地居民的綠道騎行、水上巴士、游艇碼頭、水上運動等獨具特色的產品。系統開展文旅項目招商,甄選具有較強實力的文旅項目開發建設企業,加快將“一湖兩岸”打造成西北乃至全國風景旅游度假區。
漢濱區地處秦嶺山脈和大巴山脈之間,除月河川道之外,絕大部分地方地處山區,面對新的歷史機遇,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委員王瑩說,應把發展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產業,作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王瑩建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就這一產業的發展進行深入調研,根據現有條件和發展優勢,借鑒外地的發展經驗,在全區整體發展規劃中把發展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產業一同規劃。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把發展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產業與國家政策對接,制定好相關配套政策,不斷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養老、旅游與休閑度假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公共服務,打造集觀光、體驗、休閑、度假、用餐、賞景于一體的產業鏈, 按照“小、專、精、特、新”的發展思路,搞好項目包裝策劃,抓好對外宣傳推介。
“月河口片區地勢寬闊,具備打造生態旅游、科研基地的地理條件。”委員汪建國說,要加大月河口片區農旅生態建設項目投入。
汪建國建議,區相關部門應針對月河口片區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調研,論證開發該區域所能帶來的社會價值、發展效益與社會效果,對月河口片區進行規劃,重點在打造農旅融合示范效果上集思廣益、提質增效,推動實現片區集體經濟壯大、農戶穩定增收。科學合理謀劃布點,重點在“新、奇、美、特”方面下功夫,突出發展特色,打造產業亮點。區政府應成立專門領導小組或專業機構,整合發改、規劃、鄉村振興、交通、旅游、農業、水利等部門資源,促使各部門共同參與月河口片區的謀劃發展。
“漢濱區北部山區紅色資源豐富,有紫荊鎮的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舊址、中原鎮枧溝蘇維埃政權舊址、葉坪鎮王家坪戰斗遺址、沈壩鎮崔八娃紀念廣場等。”委員胡代嬈說,要發展紅色旅游助力北部山區鄉村振興。
胡代嬈建議,對革命遺址遺跡、紀念設施等該建則建、該修則修,能升則升、應保盡保,搶救性保護一批革命文物,積極申報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確保現存的革命遺址、遺跡得到應有的保護。 科學編制北部山區全域旅游規劃,全面整合紅色旅游景點資源,構建“紅色旅游”體系,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紅色品牌效應,做好紅色文化宣傳推介工作。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