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劉楠 記者 牛小寧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推動力量,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如何推進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帶動農民增收?3月28日,寶雞市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圍繞“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促鄉村振興情況”開展專題協商。
此次協商創新采取“你問我答”的互動方式開展,委員們“不躲不繞”、直面問題、坦誠建言,寶雞市農業農村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供電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就委員提問現場進行政策解讀、通報相關情況,討論破解難題的方法,打破了過去“你講我聽”的形式,讓協商更有效率、更接地氣。
今年2月,寶雞市政協農業農村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圍繞“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促鄉村振興”議題,深入寶雞、安康2市8縣區20個調研點,采取聽匯報、看現場、探討交流的方式進行實地考察,并同步在智慧政協平臺開展網絡議政,收集意見建議108條。
寶雞市政協委員、千陽縣政協主席邊劍鋒說:“各縣區要堅持因地制宜、融合發展、揚長避短的原則,突出‘一縣一業’,構建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夯實鄉村振興的發展基礎。”
“農業產業化經營要立足寶雞市情定位,以適應城市發展、服務城市發展作為大方向,優化配置、完善服務,增強鄉村振興內在活力。”寶雞市政協委員、陳倉區政協副主席王曉妮說。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要形成規模效應,才能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壓艙石”“香餑餑”。
寶雞市政協委員、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長賈濤建議,找準產業化發展帶頭人,可以是村干部,也可以是返鄉大學生和轉業軍人,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等形式,壯大產業經營發展規模,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
“龍頭企業應承擔區域內產業化農業經營主體的經營規劃,提供市場開發、產品研發、農技培訓等服務,把單個經營主體鑲嵌在產業全鏈條,帶動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寶雞市政協委員、寶雞旺全紅滿塬果業公司負責人羅全勛說。
和氏乳業集團技術總監劉譽說:“和氏乳業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扶貧示范企業,將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為加快三產融合,推動鄉村振興奠定良好基礎。”
鄉村產業發展靠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農場也肩負著以自身優勢帶動周邊農戶、返鄉人員、創業人員共同進行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責任。”眉縣彩玲家庭農場負責人杜瑤說。
千陽縣張家塬鎮柳家塬村黨總支書記楊明西建議,調整生產經營結構,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與農戶簽訂農業訂單,通過電商直播、“互聯網+”等渠道,為產品發展注入高科技農業新技術。
委員們表示,要緊緊圍繞“產業興、農民富,農業興、農村美”的思路,解決“帶動難”“弱小散”“創新難”“融資難”等問題,做好反映民聲、匯集民意、凝聚共識的工作,合力畫好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發展同心圓,扎實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