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勾勒年輪的更迭,記錄奮斗的足跡。
不當“看客”、主動擔當,展現一線新氣象;勇立潮頭、奮發作為,獻計與出力并舉;圍繞大目標、擘畫大格局,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出色……翻看鎮坪縣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以來的履職篇章,加強黨建引領、深化協商民主、堅持雙向發力,積極為鎮坪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交出了奮進新征程的豐碩厚實的履職答卷。
圍繞中心履職,展現“政協擔當”
鎮坪縣政協堅持和縣委、縣政府“同唱一臺戲”“同念一本經”,縣委、縣政府的工作推進到哪里,縣政協的工作就跟進到哪里。
議政建言聚焦點始終放在全縣重大問題。圍繞縣十八次黨代會和縣委十八屆四次全會部署精準選題,開展重大協商活動7次,不斷為推進高質量生態經濟強縣建設賦能聚力。十屆一次全體會議期間,委員們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集中建言獻策,8名委員作大會發言,5名委員書面發言,綜合提出12個方面100余條意見建議。積極配合省市政協做好秦嶺生態保護與修復、安康美食產業鏈、鄉村振興示范村等5項聯動調研,認真組織住鎮市政協委員走進市政協全會進行大會發言、提出提案,在更高協商平臺發出鎮坪好聲音。緊扣全縣高質量發展的關注點、目標值、責任鏈,圍繞“全縣黃連產業”“康養旅游產業”開展廣泛多層協商議政,康養旅游調研報告榮獲全市政協系統優秀獎。
協商監督關注度持續鎖定在社會民生建設。不斷提高民主監督專業化水平,創新在監督中協商、在協商中監督的方式方法,組織開展“整治無事酒、減輕群眾人情負擔”“重點提案辦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等視察監督和對口協商,聚力在發現問題、解剖麻雀、梳理對策上下功夫,提出有針對性的監督建議45條,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精心選派委員擔任相關單位特邀監督員、評議員,廣泛參與執法監督、服務監督,發揮出民主監督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獨特作用。
下沉基層一線,發揮“政協力量”
為切實把政協作為“一線”平臺,鎮坪縣政協轉思維、轉作風,從“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得怎么樣”“做出了什么效果”轉變,主動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對口聯系,力求“跟得上趟、承得了重、成得了事”,展現了站位一線的新風采。
堅持發揮職能合力推進高質量生態經濟強縣的工作站位,圍繞全縣開放招商、產業項目建設等五個方面十件大事,帶領全體委員為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力量。組織委員開展“鄉村振興委員在行動”“萬企興萬村”等專項活動,傾力做好推進鞏固銜接、領辦村級產業、提供就業崗位等工作,持續為中心工作添動力、減阻力、聚合力。
緊扣解決民生問題搭建“有事好商量”平臺,更好把政協職能轉化為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生動實踐。通過落實每名委員每年參加1次微協商活動、提出1條民生建議,累計組織微協商活動52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8件,全部得到縣政府批示辦理,促進“路不平、燈不亮、水不暢”等群眾身邊“急難愁盼”事及時有效解決。
強化自身建設,鍛造“政協新貌”
堅持從提升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能力作風出發,切實加強自身建設,自覺擔當作為,提升履職成效。
主動承接《縣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若干措施》落實落細,主動完善協商民主政治制度保障體系,政協工作納入全縣綜合目標考核指標體系,政協協商成果納入“狠抓落實”辦公室督考管理,形成全縣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政協工作、積極參與支持政協工作生動局面。實施重點工作月“三單制”管理,推行機關工作半年梳理分析、全年考核評價、干部實績檔案、委員履職檔案等機制,完善黨組議事規則、主席會議工作規則等11項制度,政協組織抓落實能力持續增強。
搶抓全市示范建設機遇,統籌建設工作室9個,實現全市首批區域委員工作室“全覆蓋”目標;依托委員工作室常態化開展政治學習、委員讀書、群眾走訪、微協商等活動,推動政協履職平臺在一線拓展延伸、委員履職能力在一線檢閱歷練。主動擔負以文育人社會職責,推出“建設書香政協、共建書香鎮坪”品牌,創新“12345+三個一”工作模式,開展“書香政協·委員五走進”活動52場,干部群眾參與近2000人次,群眾喜聞樂見,社會反響良好。
完善政協委員學習培訓、輪訓幫帶計劃,通過專家輔導、專題培訓、實地調研、“老帶新”等方式,著力破解委員“不會為、不善為”問題;精準實施委員履職“六個一”規范管理、履職成效量化積分考核,突出解決委員“不愿為、不敢為”問題,切實把“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要求落到實處。
逐夢新征程,聚力再出發。鎮坪縣政協將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緊緊圍繞全省“三個年”活動,圍繞市、縣重點工作安排部署,準確把握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責,牢記重托、砥礪初心、開拓進取、認真履職,為推進鎮坪高質量生態經濟強縣建設貢獻新的智慧力量。(通訊員 付東 何丹)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