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國家級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成立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按照法治平臺建設和法律產業聚集并重的建設理念,扎實開展法律服務資源集聚、法治平臺建設運營與服務保障、制度創新機制探索等工作,著力以法律產業生態鏈構建國際商事法律服務保障體系,打造“一帶一路”具有影響力的法律服務和糾紛解決首選之地,現已成為陜西打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平臺。
示范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和短板:
一是對示范區的宣傳不夠。目前,多家知名法律服務機構已進駐示范區,“一站式”國際商事法律服務要素體系基本形成。但示范區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國際商事法律服務聚集區,相較于國內其他法務區,對陜西自貿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果宣傳力度和規格還有待提升,宣傳手段不多,宣傳方式方法不活,宣傳效果不明顯,對相關涉外商事主體的吸引不足。
二是對示范區的組織保障需提升。當前,全國各地都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建設法律服務聚集區,如成都中央法務區、廈門海絲法務區等。相較于其他省區,陜西省、西安市兩級在加強示范區的支持保障上還有短板,在立法、人才、資金等方面的保障支持還不夠,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的先發優勢難以發揮。
三是示范區發展空間受限。示范區所在的國際港務區以中歐班列、國際運輸、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等為特色產業,因此示范區在建設初期也以為涉外企業提供相應投資預警、糾紛解決、法律查明服務等為核心功能,著重招引含有涉外元素的法律服務機構,園區其他法律業務類型的發展空間因此受到限制。
為此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品牌形象。支持示范區積極聯合最高人民法院、中省貿促會等,舉辦高級別行業交流活動和法企對接活動,在業務交流中擴大宣傳效果。建議省級層面協調媒體資源向示范區傾斜,加大對示范區建設的關注度與報道量,合力講好示范區故事,打造陜西法治文化新名片。
二、強化政策支持,提高保障能力。建立省級層面的工作聯絡協調機制,強化統籌協調和業務指導,為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組織保障。省、市兩級加大在立法、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供給,合力推動政策落實,發揮示范區開放優勢,將國家賦予陜西的國際化法律服務品牌建好用實。
三、促進資源集聚,提升發展空間。建議從省級層面整合優質法律資源在示范區形成聚集,引導、鼓勵省內知名公證、鑒定、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入駐,不斷完善法律服務要素體系,著力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有效拓展法律產業的發展閾值,提升產業發展空間,為陜西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