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陳鵬 通訊員 吳廣平 記者 唐冰)“金融活,經濟活。我們的金融服務存在機制不靈活、政策宣傳不到位等問題,下一步要探索建立‘金融顧問’,持續優化金融營商環境,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4月18日,在安康市政協開展的“優化營商環境”微協商活動中,市金融辦負責人的一席話,引得在場企業委員頻頻點頭。這是市政協深入企業開展的一場別開生面的“微協商”會,高新區委員工作室的企業委員與提案承辦單位、政協提案委負責同志圍坐在一起,圍繞“金融服務民營經濟、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培育青年企業家”等提案的辦理,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通過面對面的協商交流,共謀企業發展之策。
“疫情三年,企業過得很艱難。”單家發委員說出了大家的心聲。針對后疫情時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他提出相關提案,建議金融機構持續增加普惠小微貸款投放,進一步落實財政貼息政策、簡化貸款審批流程、創新信用貸款方式,保障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人才匱乏,找不到、招不來、留不住,技術型人才稀缺已成為限制企業發展的瓶頸,亟待解決。” 來自一家科技公司的孔恩明委員有感而發。他建議盡快建立健全人才引進綠色通道,以開放的機制、靈活的政策、寬松的環境留住人才,發揮經濟利益和社會榮譽對人才的雙重激勵作用,進一步做好人才儲備、引進、培養和開發工作,讓人才成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解決好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關鍵。“微協商”會前,市工商聯、金融辦、工信局、稅務局等多家單位和委員一道,實地走訪調研了安康青創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康華銀康醫學檢驗實驗室,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廣泛聽取企業的困難問題,認真回應企業訴求,鼓勵企業放開手腳輕裝上陣,不斷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通過現場看、當面聽、共同謀,讓我們對企業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市政協要積極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共同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在聽取了委員和有關部門面對面交流后,市政協辦公室主任蔣軍如是說。
今年以來,安康市政協依托委員工作室,以提案辦理為抓手,將政協履職觸角向基層延伸,推動提案辦理協商向實處落地,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傾聽民聲、增進理解,促進了“提”“辦”雙方的良性互動,很好地推動了相關工作,拉近了政協委員與職能部門和政協組織的距離,讓“微協商”碰撞出“強火花”,助力干好“三個年”。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