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寧陜縣政協以“三個年”活動為契機,持續提升干部作風能力,堅持以“抓學習”“抓立制”“抓調研”為重點,在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專業能力、實踐能力、服務能力上持續發力,教育引導“兩支隊伍”在學練結合中鍛造過硬本領、錘煉嚴實作風,促使他們在責任落實上敢擔當、善作為、出實招、見成效,為助力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牢能力基礎。
抓學習,提升干部能力素養。不斷豐富學習方式、創新學習載體,堅持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和機關單周“微課堂”、雙周干部“上講堂”學習機制,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新“一人一領學、專委一輔導、一人一分享”的書香政協學習模式,在機關開設“三個一”“微課堂”6期,不斷增強學習的實效性、趣味性。累計開展“提素質、展風采、樹形象”干部講堂7期,內容涵蓋經濟、政治、哲學、文學等多個領域,每期課堂上展示的新面孔、新道理、新事例、新語言,讓“三尺講臺”成為機關干部多元化思想政治淬煉、業務知識儲備的“加工廠”。
抓立制,提高委員履職水平。以加強“兩支隊伍”建設為抓手,強化政協常委聯系界別委員責任,豐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形式,落實《縣政協常委聯系委員工作制度》《縣政協常委支持協助專委會辦公室工作制度》《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等制度。健全政協常委年履職、政協委員屆履職報告制度,修訂委員履職評價辦法,建立委員履職檔案,對委員履職情況進行全口徑統計、全過程記錄、全要素考核,確保對委員年度履職情況考精、考準、考實,不斷激發界別委員的履職積極性和創造性。
抓調研,提升政協履職質效。結合“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暖民心”大排查大走訪活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不斷推進基層“微協商”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靈活運用“院落路邊協商”“田間地頭協商”“村頭巷尾協商”等多種形式開展微協商20余次,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有效解決了停水停電信息共享、職工醫保門診共濟、老舊小區提升改造等事關民生的“小事”,真正讓“微協商”惠及“大民生”。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于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部署,結合實際制定《寧陜縣政協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圍繞全縣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森林資源價值轉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課題開展調研,力求以高質量調查研究促進政協工作提質增效,更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好服務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習記者 劉名洋 通訊員 羅忠雅 記者 唐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