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李榮 實習記者 秦瑤
入境旅游是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今年以來,西安入境旅游市場呈現回暖趨勢。
聚焦入境旅游恢復發展議題,7月10日,西安市政協召開月度協商會議,與會委員、專家立足西安資源稟賦積極建言獻策。
西安作為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擁有通達全球36個國家、74個主要樞紐和旅游城市的88條國際(地區)航線;有5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16個國家設立簽證中心。
西安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調研發現,目前,西安入境旅游還存在簽證辦理程序復雜、難度大,國際往來航班量降價升,入境旅游行業產業鏈重構,入境旅游企業人才流失嚴重,入境旅游產品亟待創新等問題。
如何破解這些問題?西安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建議,加強統籌協調機制建設,在市級層面成立旅游統籌協調議事機構,推進入境旅游復蘇與振興,加快制定西安入境旅游恢復發展三年總體規劃,多措并舉提升服務,優化游客旅游體驗,深挖旅游產品內涵,創新開發優質產品,深化旅游形象宣傳,做好旅游市場營銷,促進旅游人才供給,培養國際旅游專業人才。
針對三年新冠疫情導致的境外旅游人數斷崖式下降、旅游業從業人員大量流失、旅行社負債倒閉等“痛點”,西安市政協委員、弘健體育文化發展(西安)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瓏建議,要出臺政策支持旅行社加快自建恢復,開辟國際組團,增加民間文化交流活動,盡快恢復88條航班正常通航,進一步優化簽證政策、通關措施,放寬過境限制,為外國人來華旅游提供更多便利。同時,要充分發揮絲路起點和文化源頭的優勢,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推介與產品開發,打造獨特的地方特色和景區特色精品,更好吸引入境游客。
圍繞人才短缺問題,西安市政協委員、陜西奧達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思思認為,要充分利用西安高校資源優勢,培養扶持一批既了解西安歷史文化又具有旅游外語專長的人才就業創業,適當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和涉外導游考證難度,不斷滿足旅游行業需求。加強對現有旅游外語人才的定期培訓,提升入境旅游服務質量。
針對國際互聯網網絡服務、國際金融服務、多語種語言服務等產業支撐存在的問題,西安市政協委員、浐灞管委會世園集團置業公司法務程遠認為,電信企業應開發基于5G網絡+GIS+藍牙+RFID技術的相關電信服務,方便入境游客在入境期間通訊聯絡不掉線、語言翻譯設備實時在線、離境出境準確銷號下線,并在西安入境游各主要消費場景設立直通海外的匯算支付機具,開展消費返現活動。
據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分析,隨著西安入境旅游市場逐漸復蘇,入境旅游者來西安旅游意愿明顯。如何加速入境旅游回暖?
西安市政協特聘專家、西北大學經管院旅游系主任梁學成建議,要借助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契機,加快推進展會外事交流平臺建設,加強絲路文化品牌宣傳,積極主辦和參與世界級旅游博覽會,為企業提供與境外供應商合作的機會,促進文化貿易、文創購物、娛樂設施等對外文旅產品的生產,不斷增強西安入境游的市場競爭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