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謝昊天)9月1日,漢中市政協舉辦第十期“政協天漢沙龍”活動,圍繞漢中傳統古村落保護開發與利用情況進行交流探討。市政協副主席原穎娜出席并講話。市政協民宗文史學習委、市住建局及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參加。
活動中,市住建局相關人員介紹了漢中傳統古村落保護開發與利用開展情況,馬世明、丁德文、丁銳、梁忠效、許姬、余忠平等10余名來自不同界別的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結合調研和各自工作實際,圍繞本次活動主題,提出了科學編制保護和發展規劃、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保護意識、統籌整合保護資金等意見建議。
近年來,漢中市高度重視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工作,先后印發了一系列文件,堅持以保護為基礎,以發展促保護,通過摸底調查、科學保護、合理利用,一大批傳統村落作為重要文化資源、旅游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利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國傳統村落24個,數量居全省第三,占全省比例的14.46%;省級傳統村落19個(其中11個后又申報為中國傳統村落),數量居全省第三,占全省比例的39.26%。
原穎娜指出,傳統古村落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加強傳統古村落保護發展,保持農村特色和提升農村魅力,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化領導,進一步增強對傳統古村落保護和利用的責任意識。要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編制《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規劃》,留住美麗鄉愁。要統籌資金,有效保障,著力推動傳統古村落環境逐步改善。要充分運用新聞媒體,以及通過講座論壇、調研研討、專題活動等方式,加強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提升社會公眾對傳統古村落的自覺保護意識。同時,政協委員要堅持問題導向,細致梳理問題,逐條分析研判,切實摸清當前在保護開發利用傳統古村落上存在問題與不足,提出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建議,撰寫出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全市傳統古村落保護開發與利用建言獻策。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