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服務決策,發揮作用的根本。2022年以來,商洛市商州區政協突出在提升調研質效、深度、廣度、力度上出實招用實力求實效,促進政協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有力提升了政協履職成效。
堅持“虛功實做”,在提升調研質效上求突破。商州區政協研究制定了《關于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促進五區建設的意見》《大興調查研究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規范委員視察調研管理辦法》,把調查研究貫穿于政協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統籌做好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調研、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新時代新情況的前瞻性調研、重大工作項目的跟蹤性調研、推動落實的督查式調研,提高調研實效性,推動政協調研“虛功實做”。先后組織開展了全區重點項目建設、基層社會治理、工業園區轉型升級、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等視察調研協商活動15次,收集意見建議200余條。其中,開展的城區入學難問題的調研,推動建成改造區第十五小學、第十三幼兒園,第一初級中學等一批重點項目,新增學位5000個,有效緩解了城區入學難等問題。
堅持問計于民,在拓展調研深度上做實功。商州區政協積極探索建立政協調研協商閉環機制,建立調研前培訓制度,開展相關政策法規學習,幫助調研組了解工作現狀存在問題、理清調研思路、把握調研重點;建立問政于民機制,要求凡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調研,必須組織召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深度協商,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建立科學研究機制,要求調研組對調研情況進行“深加工”,加強分析研究,深入剖析論證,找準問題、提出對策。建立調研成果轉化機制,明確主席會議成員及時跟進區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專委會持續跟蹤相關部門,推動建議意見落實。同時,及時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建言獻策直通車和社情民意信息,使調查研究成為政協推進工作、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堅持問需于民,在擴大調研廣度上求實效。商州區政協立足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工作定位,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工作方法,推動為民協商走深走實。突出以提案辦理協商為重點,緊盯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托育、住房、養老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以委員工作組和委員自主調研為主要方式,積極組織開展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的調查研究320余次;堅持“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在23個政協委員工作室推行民生議事會制度,常態化開展協商議政80余次;以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及時反饋調研協商成果,協助相關部門為群眾辦實事200余件,推動區政府投資3億多元,先后改造老舊小區71個,已竣工47個,建成口袋公園2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40個,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堅持問政于民,在加大調研力度上出實招。商州區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推動發展的“助力器”,始終堅持黨委政府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調研資政就跟進到哪里。積極落實“三個年”活動要求和五區建設工作部署,先后圍繞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助力康養之都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特色農業產業現代化等專題,超前思考謀劃,深入調查研究,形成具有前瞻性、針對性的調研成果。區委、區政府積極借鑒參考,完善了以實施園區提升、工業倍增、鄉村振興、中心城市品質提升、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五大工程”為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推動了商洛市化工產業園區獲省上批復、荊河工業園區獲評省級特色產業園區,商州區獲評全省營商環境最優區。相繼建成環城南路、龍山公園、金鳳山花海公園,“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建設取得新突破,實現了政協工作與黨政工作同心同向、同頻共振。(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孟濤)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