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政協工作的“壓艙石”,是委員提高履職能力的基本功。商南縣政協始終把調查研究作為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的突破口,堅持“不調研不協商、不協商不建言”,以高質量調研推動高質量履職。
精選調研課題。選題是調研的關鍵。商南縣政協主動把政協調研融入縣委重大部署、政府中心工作中,圍繞打造“四大名城”部署,開展“一年一城”調研協商,做到黨政的部署到哪里,政協調研就跟進到哪里。始終把民生關切作為選題的重點,聚焦康養、環保、教育、住房等課題開展調研,做到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政協的調研就深入到哪里。同時,將調研課題分解成若干個子課題,將子課題分解落實到委辦、常委、委員,做到調研組人人有責任,確保發言、諫言更有質量。
改進調研方式。調研方式決定調研質量,商南縣政協在調研方式上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在集中視察調研的同時,圍繞子課題組織分組調研、小微座談、問卷調查或委員個人調研,做到集中調研與分散調研相結合。調研中,采取線下發放調查問卷,開展“研討式”“蹲點式”調研,線上遠程協商、視頻詢問、征求網民意見建議等線下線上調研相結合,確保調研成果更加豐富。將行業“專家”納入調研隊伍,為委員開展業務培訓,并全程參與、答疑釋惑,讓委員與專家調研相結合,提升調研質量。
搭建調研平臺。搭建調研平臺是推動委員常態化調研的重要舉措。商南縣政協成立15個政協委員學習活動組,將183名委員全部納入學習活動組管理,定期開展學習、調研、協商、交流等活動,形成經常性的學習交流調研平臺。建成11個委員活動室、2個協商議事會、2個公園協商亭、21個委員茶話吧,將委員和行業精英、鄉賢能人、界別群眾吸納到各類履職平臺之中,開展微調研、微協商等活動,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成商南縣“智慧政協”系統,通過智慧政協系統,開展問卷調查、征集意見、遠程協商、在線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拓展線上調研的新途徑。
創新調研機制。高效的調研機制是提升調研質效的關鍵。商南縣政協建立主席會議成員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工作機制,將調研作為聯系的重點任務,由主席會議成員牽頭,帶領聯系常委開展調研活動,形成領導帶頭,以上率下的調研氛圍。創新建立委員進社區輪職服務機制,每個月安排一名委員進社區輪值服務1-2個工作日,通過至少聯系一家企業蹲點調研、一戶困難群眾和一個貧困大學生走訪調研,找準查實基層和群眾的急難愁盼,服務民生。制定委辦、常委、委員考核辦法,將委員參與政協調研、提交調研成果以及調研成果采納、轉化落實作為考核的重點,提高調研質效。
明確調研要求。規范調研要求是確保調研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保障。商南政協堅持調研工作不準只調查不研究,做到調研透徹、研究深入,不準干擾基層工作,做到助力不添亂,不準違反八項規定,做到輕車簡從“三不準三做到”調研原則,引導委員根據不同課題,每年至少參與一次集中視察調研、開展一次自主微調研、撰寫一篇調研報告,提交一件提案、有1至2條意見建議得到轉化落實。今年以來,委員通過調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21條,90多條得到有效轉化落實。(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