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蔣維博 通訊員 楊婷 鄧倩)“深刻把握 ‘千萬工程’經驗意義,撲下身子,深入一線,努力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檔升級。” 9月11日,宜君縣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就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言獻策,縣政協主席樊斌說。
今年年初,宜君縣政協將推動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確定為年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題,并從3月份始著手籌備調研協商工作,在學好用好“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指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上做足了功課。據縣政協農業農村委楊艷玲介紹,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后,縣政協立即開展系統學習,并到田間地頭宣講文件精神,同時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在縣域內圍繞“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要求深入開展調研,對標對表,查弱項補短板。七月份,調研組還赴浙江省安吉、桐廬等地,沉浸式學習“千萬工程”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真樣子”。
調研細致扎實,建言才能胸有成竹。產業興旺是“千萬工程”的基礎關鍵,也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內在支撐。李春旺委員建議,要緊盯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主線,因地制宜做好宜君“土特產”文章,不斷增強“宜君玉米”“宜君蘋果”“宜君核桃”的品牌效應。
宜君縣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對于推動當地文旅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焦柏葉委員建議,以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品牌為目標,劃分出文化體驗區,生態旅游區、民俗風情區等功能板塊,實現差異化發展。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田莉委員建議,要通過政策引導和平臺搭建,吸引人才集聚,讓返鄉創業人員愿意用雙手和智慧參與到鄉村振興中,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千萬工程”的先手棋,黨莉娜委員建議,通過開展文明新風模范、美麗鄉村創建等評選活動,激發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切實把環保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記者在協商議政現場了解到,委員們有針對性提出意見建議7大類30余條,涉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方方面面。此外,會議還在宜君政協數字平臺“秦商量”正在協商同步開展線上協商活動,全省各級政協委員269人次參與協商活動,共提出意見建議214條。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