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韓璋 通訊員 劉海強 記者 樊星
近日,第九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在云南麗江召開,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和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2023年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單。2023年“蒲城酥梨”品牌價值45.97億元,較2022年增加6.64億元,價值增長率16.88%。
“我們一定要像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維護‘蒲城酥梨’品牌形象。要著眼長遠、顧全大局,從我做起,拒絕早采早購,拒絕有損‘蒲城酥梨’品牌形象的各種行為。”8月8日以來,蒲城縣農業農村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的《關于禁止蒲城酥梨早采早購的公告》在蒲城融媒、蒲城微農業等公眾號刊登,得到當地干部群眾大量轉發。這一保護“蒲城酥梨”品牌的舉措與縣政協委員的建議息息相關。
蒲城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世界優等酥梨最佳生態區”,是中國酥梨之鄉、國家出口酥梨質量安全示范區。為了讓“蒲城酥梨”這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真正成為群眾致富的“金果果”,在縣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上,縣政協委員、陜西省梨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蒲城縣家庭農場協會會長燕曉斌以“唱響蒲城酥梨‘首位產業’名號”為題作大會發言,提出了抓引導、提質量、延鏈條和出政策、重表彰、強品牌等建議。
“我提出的改制(建立‘技術指導+結對共贏’制度)、改土(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改良土壤新技術)、改頭(實施高接換頭優化品種)等建議被縣委、縣政府出臺的文件原文采用了。”燕曉斌高興地說,政協委員在產業發展中既要建好言,還要出好力。為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他采用高接換頭新技術更換了10畝丹霞紅等中早熟品種,應用了可降解膜,并對果園進行水肥一體化改造。
燕曉斌所提的建議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采納。為加快構建現代果業體系,進一步優化酥梨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提升“蒲城酥梨”品質,更加凸顯“蒲城酥梨”首位產業發展定位,縣委、縣政府聯合印發了《蒲城酥梨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提出了聚力實施“415”酥梨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工程和實施良種苗木繁育、示范園(區)引領、綠色生態發展、提升果業機械化水平、果品安全監管等15項措施,將任務細化落實,明確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并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督查考核等保障措施。
為讓委員建議落到實處,蒲城縣農業農村局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縣果業發展中心在組織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群眾高接換頭、綠色防控的基礎上,針對夏季連陰雨偏多、高溫高濕容易導致樹體旺長和病蟲害高發等實際情況,深入高陽鎮東加錄村等梨產業園,共同“會診”、當場“出方”,及時解決果農在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要編一本群眾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小冊子。”為更好推廣新型實用技術,蒲城縣老科協組織相關專家加緊編寫《蒲城酥梨栽培技術手冊》,助力“蒲城酥梨”產業健康發展,為群眾致富出一份力。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