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富平縣政協視察“一鎮一示范”創亮點工作。 通訊員 杜郁 攝
本報綜合消息 連日來,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委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委員活動日”活動。大家表示,要繼承和發揚政協的優良傳統,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強省建設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
榆林市政協 9月20日,榆林市政協農業農村委、教科衛體委、社法民宗委部分成員來到市政協定點幫扶村佳縣朱官寨鎮中鹼村,聯合開展“政策零距離 枝葉總關情”委員活動日政策、農技、衛生、法律知識下鄉活動。
活動現場,委員們為群眾發放了圍裙、紙巾、雨傘、健康包等物資,向群眾贈送了相關政策資料宣傳手冊和法律法規書籍;設立咨詢服務臺,向群眾普及農業和養殖業專業知識,圍繞婚姻家庭、老年人權益保護等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事項,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并進行現場問診,對常見病、老年病的預防和治療進行詳細解答。
臨潼區政協 9月20日,西安市臨潼區政協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走訪看望部分區政協委員。區政協主席呂新海參加。
呂新海一行與委員進行座談交流,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聽取委員履職情況匯報,并了解委員所在單位的機構設置、人員配置、職能履行和全區統計調查、財政收支、經濟運行等情況。
呂新海表示,要發揮好專業特長和界別代表作用,利用好本單位骨干和政協委員雙重身份優勢,圍繞全區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市場監管等工作,扎實調研、認真思考,通過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大會發言等形式建真言、獻良策,為譜寫臨潼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新貢獻。
吳起縣政協 9月20日,吳起縣政協聯合縣醫院開展2024年“委員活動日”暨愛心義診活動??h政協主席梁豐參加。
活動中,梁豐宣講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委員們與社區居民深入交流,了解基層實際情況,為社區居民免費測量血壓、血糖,提供健康咨詢服務。
梁豐表示,要找準履職切入點,深入所在界別群眾廣泛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全面深化改革發現問題、尋求辦法。要持續推動“委員活動日”活動走深走實,深入基層了解民意、為民發聲,積極主動提交社情民意信息。要依托專業領域,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正履行委員的社會責任,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根本宗旨。
臨渭區政協 9月24日,渭南市臨渭區政協副主席惠銀娟帶隊到陜西省政協文史館參觀學習。
陜西省政協文史館通過照片、手稿、實物和珍貴視頻等資料,全方位展現了歷屆陜西省政協在中共陜西省委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項職能,為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所做的工作。
惠銀娟表示,政協文史館是政協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學習和傳承政協精神的重要陣地,要繼承和發揚政協的優良傳統,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為臨渭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潼關縣政協 9月23日,潼關縣政協經濟界別組聚焦醫療保障工作,開展“醫保為民 醫路有我”專題協商活動??h政協副主席張華參加。
委員們走進縣醫保局,了解業務構架和流程和全縣醫保政策貫徹落實情況,并提出了進一步加大醫保政策宣傳力度、強化醫療保障為民服務、提升群眾在醫療保障中的獲得感等建議。
張華表示,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聚焦事關全縣群眾利益和健康的焦點問題,繼續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為潼關縣新時代醫療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富平縣政協 9月18日,富平縣政協視察“一鎮一示范”創亮點工作??h政協副主席雷建莊、岳忠參加。
視察組來到城關街道新莊村、富平荊山塬雨露智慧農業產業園等地,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一鎮一示范”創亮點工作開展情況。
視察組表示,要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旅融合、民宿等特色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圍繞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工作中的焦點難點堵點問題,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為助推鄉村振興貢獻政協力量。
清澗縣政協 9月21日,清澗縣政協組織部分縣政協委員到王秀連委員工作室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h政協副主席惠增國參加。
惠增國向參加活動的縣政協委員、困難老人和留守兒童宣講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醫療衛生界別委員為困難老人免費量血壓、測血糖。委員們還為困難老人和留守兒童包餃子,并與他們親切交談,鼓勵他們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榆陽區政協 9月19日,榆林市榆陽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到紅石橋鄉,開展“委員活動日”醫療、科技、法律宣傳服務活動。
活動現場,醫護人員為群眾免費測血壓血糖、檢查眼睛,提供骨科、內科健康咨詢、用藥指導等診療服務。委員們詳細了解群眾身體和生產生活情況,為群眾發放法律法規、動物防疫、農產品加工等宣傳資料,為留守老人免費理發,讓老人們切實體會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記者 許鵬 閆智 賀鵬飛樊星 實習記者 白小芳 韓璋 通訊員 孫佳妮 馬騰 臧紅燕杜郁 白帥 王云云)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