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王爭榮 記者 韓永國 實習記者 王雅)專委會是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載體,是聯系委員的重要紐帶,是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主要依托。咸陽市九屆政協以來,把打造“一委一品”作為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作來抓,配強專委會工作力量,打造各具特色的專委會履職品牌。各專委會立足專業特長和職能優勢,以“專”出特色、“專”出質量、“專”出水平的工作成效,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近年來,咸陽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在市政協黨組和主席會議的領導下,在分管副主席帶領下,立足專委特點和職能優勢,聚焦社會治理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搭平臺、聚合力,積極探索“一委一品”建設,讓專委會工作更加聚焦、更見實效、更具特色。
探索委員履職新平臺
為深入貫徹落實咸陽市政協“一委一品”要求,更好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彰顯特色優勢,市政協社法委特別策劃“委員說法”品牌,旨在充分挖掘委員在社會治理和法治方面專業特長,為政協委員搭建一個展現自己的廣闊舞臺。首期“委員說法”得到市政協委員和基層群眾的積極響應,在民主、和諧、團結的氛圍中政協委員充分交流探討,凝聚共識。
“未來,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委員走上講堂,在自己領域各展所長、各盡所能,充分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新風采,為社法委‘一委一品’品牌建設和助力法治咸陽添磚加瓦。”市政協常委、社法委主任李曉政在首次講堂上說道。
探索委員履職新平臺,積極助推界別委員工作室建立的同時,努力發揮律師委員專業優勢和特長,完善咸陽市政協法律服務中心職能,通過法治講座、法律解讀等多種方式,促進廣大群眾學法用法,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助力法治宣傳教育與社會治理高質量發展協調推進。九屆以來,社法委積極探索“互聯網+學習”新模式,定期在社法委微信工作群開展線上學習活動,專委會59名市政協委員采用視頻方式分享學習心得和履職體會共170余次,得到了廣大政協委員的一致好評。
開展履職為民活動
緊盯基層學法用法的關鍵領域和重點人群,聯合市律師協會、市司法局等多家單位,整合有政法工作背景的政協委員和專業律師委員,常態化開展“送法律下鄉”活動,將普法延伸到社會治理最末端,通過面對面、零距離、接地氣的形式,為群眾提供優質法律服務。邀請市政協委員和西北大學教授圍繞“民法典”開展法律知識講座,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為推進基層法治建設貢獻力量。
多形式與對口聯系部門開展互動,聚焦民生領域,承辦“加快數字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智慧化管理”“遵守消防法律法規,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等專題調研,開展“創新物業管理模式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工作”等對口協商,助力發揮基層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平安咸陽中的積極作用。9月20日,邀請市消防救援支隊李濤同志圍繞“遵守消防法律法規,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和普法宣傳,對杜絕火災隱患、提高安全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鼓勵和支持委員立足本地實情和本職崗位,積極參與“大氣污染防治”“企業安全生產”“防汛應急能力建設”等專題民主監督和視察調研活動,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原則,深入現場、深入企業、深入群眾,開展靈活多樣的監督調研,集合眾智提出意見建議。張巍宇、劉強、李蕤、劉愛菊等市政協委員先后為市科技局、市氣象局等單位和企業開展法律講座和“送法進企”活動50余場次。
以法治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政協委員開展稅法講座,給企業發展出謀劃策,這個活動很有意義。”“我們原本還在發愁稅務申報的詳細流程,他們給我們提了很多針對性意見建議,都很實用。”5月23日,咸陽市政協社法委突出委室“法治”特色,發揮劉愛菊委員工作室法律服務作用,先后為多家企業開展稅法知識講座。
“界別組委員、社科界別法律服務委員工作室要主動作為,以自身法治專業優勢助力營商環境發展。”在社法委2024年度工作會上,市政協社法委負責人詳細講解了“委員說法”履職品牌打造和開展“法治助力營商,委員履職新高地”活動思路與計劃,委員們開展“頭腦風暴”,協商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對全年高質量履職活動開展進行了系統謀劃。
2024年以來,市政協社法委根據市政協黨組要求和部署,積極探索服務企業發展新路徑,發動社會科學等界別組委員開展聯動特色履職,廣泛匯聚委員合力,促使委員助發展、政務服務民主監督“一箭雙雕”,切實推動“法治助力營商,打造委員履職新高地”。截至目前,委員們接待企業法律咨詢70多次,組織涉企普法活動30場次,參與人數近300人次。
下一步,市政協社法委將持續以“委員說法”“法治助力營商環境”為履職重心,彰顯“法治”職能特點,通過開展入企服務、民主監督、收集社情民意、進行法治宣傳等舉措,推進“一委一品”履職品牌建設工作出圈、出彩。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