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記者 唐冰)“家屬朋友們,近期我們下發了小區停車位改造工作方案與物業管理辦法,歡迎大家對小區停車地提出想法和建議。”近日,政協家屬院老舊小區改造微信群內,昵稱為“卒子”的管理員熱情地回應著群內的討論。
“事倒是好事,但這個收費標準制定的時候好像沒征求過咱們意見吧?”一位“群友”這樣說道。
“之前下發了好幾個征求意見方案呢,你們可能是沒細看,我還簽字了呢!”另一位“群友”補充道。
在推進政協家屬院老舊小區改造這項工作上,漢濱區政協主席蔣平將“六進六促”工作機制化作溝通聯系群眾的“法寶”。為了能夠切實將群眾訴求放在工作開展首位,在改造過程中如實反映社情民意,蔣平牽頭組建了政協家屬院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群,自己在群里當上了群主兼1號管理員,并把自己的群名稱改成了“卒子”。回應聲音、聽取意見、排兵布陣、優化服務……蔣平默默地服務著,更在全力做好政協家屬院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時時關注”“事事回應”,建立起這一與群眾“面對面”隨時溝通的平臺后,蔣平和區政協的相關負責同志就在群里發揮了溝通協調、傾聽民意的作用,從工程改造方案、收費停車場建設方案、收費標準等涉及到普通群眾切身利益的相關文件,都一一發到群里征求業主意見并動員簽字。改造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后,類似開頭出現的熱烈討論場面也似乎成了群里常發生的事。
為了更好傾聽民意,將“人民政協為人民”工作理念貫徹到底,漢濱區政協制定了以“政策宣傳進社區、協商議事進社區、社情民意進社區、矛盾化解進社區、聯誼交流進社區、公益活動進社區”為主要內容的“六進六促”工作機制,這也成為了漢濱區政協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探索履職向基層延伸、向群眾靠攏的方式方法。
“很多情況下,群眾對制度、文件、安排的內容了解不夠細致深入,甚至有的群眾沒有耐心詳細看咱們發下去的政策文件,這個時候,就需要我當這個‘過河卒’,快速了解群眾的建議、想法,以便合理合規地推進各項工作。”蔣平提起此次家屬院改造項目中自己這個“卒子”稱號的由來,有感而發。
對于群眾的“牢騷”,“卒子”蔣平總是能夠快速出面做解釋溝通,并第一時間安排工作人員入情入理地向群眾解讀政策、分析形勢、講出利弊。就像這次面對群里的不同“聲音”,蔣平就安排工作人員向所有業主出示了業主本人或家人簽字同意過的征求意見稿,了解情況后的業主們均對政協工作提出了認可和贊揚。
蔣平經常說,成為一名合格的“過河卒”,既要有“來之能戰”的銳氣,更要有“戰之能勝”的決心。要敢于、善于傾聽群眾的心聲,真正設身處地為群眾解難事,更要敢于面對艱難險阻,拿出“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信心,穩扎穩打,變“過河卒”為破解困局的“尖兵”,這樣才能在獲得群眾滿意的基礎上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
黨員領導干部下沉社區工作群只是區政協落實“六進六促”工作機制的一個縮影。委員工作室聯社區“六進六促”機制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推進政協履職向基層延伸、向群眾靠攏的重要舉措,也是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有益探索。年初以來,通過“六進六促”工作機制,包括婦聯界別委員工作室、歷史文化街區委員工作室、工商聯界別委員工作室等在內的多個委員工作室深入各自所轄社區,宣傳政策措施、傾聽群眾心聲、分析調處矛盾、傳遞群眾訴求,切實打通政協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廣受群眾好評。
下一步,漢濱區政協主席蔣平將帶領區政協及各委員工作室繼續抓好“六進六促”工作機制落實,真正讓政協委員成為群眾的“身邊人”“娘家人”。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