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王雅 記者 韓永國)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回顧咸陽市政協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各界人士,緊扣中心任務,在促進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留下的閃光足跡,各界導報刊發“75人話75年”系列報道,深情講述咸陽故事、政協故事、委員故事,激勵廣大政協委員同心建功新時代、闊步奮進新征程。
高增剛:咸陽市政協委員、陜西欣農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增剛
“人”是主心骨,“才”聚事業興。
無論是辦公室、會議室還是田間地頭,陜西欣農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增剛總是精氣神十足,他多次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以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為著力點,密切關注民生問題,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為改善民生、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近年來,咸陽大力實施“人才興農、人才強農”戰略,統籌推進各類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創新人才培育發展機制,鄉村人才總量不斷擴大、結構明顯優化、素質大幅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助力鄉村振興是高增剛一直以來重點關注的話題,經過長時間調研走訪和總結經驗,他發現禮泉縣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存在因農村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差異懸殊,導致人才從農村流向城市,以及鄉村企業家、致富帶頭人等產業帶頭人普遍缺乏現代農業發展所需要的投資管理、資本經營等難以適應鄉村外向型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等問題。
人才振興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在當前乃至未來鄉村振興中都將起到重要作用。于是,高增剛提交了《強化人才支撐,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他建議,創新鄉村“育、引、用”人才機制,依據鄉村振興發展需求,明確人才引進方向,多舉措引進大批懂技術、懂市場、懂農業的專門實用人才;構建人才梯隊,分層次、分領域、分方向實施定向分類培養,努力培育一批愛農村、懂技術、會經營的鄉村人才隊伍;建立激勵導向機制,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鼓勵優秀企業家、科技達人、專家學者等利用空余時間到鄉村實地講學或投資興業。
欣農興園區采用“農業+文旅”的運營模式,堅持因地制宜,挖掘農業的多功能性,打造多元化現代農業園區,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正因如此,高增剛對文旅產業一直保持著極高的關注度。在咸陽市政協九屆十二次常委會議上,高增剛以《加快文博創意產業發展 聚力建設西部文化名市》為題作發言。他建議,應在“歷史文化與民俗體驗”產業鏈鏈長制下,設立文博創意產業工作專班,宣傳、文旅、發改、住建、商務、金融、教育、體育等部門參與,市縣聯動,多方動員,匯聚合力,統籌推進;在重點文博單位、重點城市街區加快布局建設一批藝術與商業兼顧的文化創意體驗店,打造一批唐風唐韻、漢兵馬俑等現象級文創產品。
“鄉村要振興,鄉賢是重要力量。”高增剛表示,自己將充分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積極發動在外鄉賢人才回鄉創新創業,帶頭踐行“我為家鄉辦實事”理念,發揮自身在農業方面積累的經驗與資源,以綿薄之力引領鄉村振興大發展。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