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涇陽縣政協
今年以來,涇陽縣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守正創新,著力守牢宣傳陣地、講好政協故事,努力為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
一、堅持政治引領,守牢宣傳思想“主陣地”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媒體、黨管意識形態不動搖,將宣傳思想工作納入常委會工作報告和重點工作安排,實行年初部署、每月調度、季度推進、全年總評,形成黨組書記總體抓、分管副主席具體抓、各委辦協同參與的宣傳工作格局。
二是強化理論武裝。以縣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建立黨組會議、主席會議集體學習,常委會專題學習,專委會座談學習,委員培訓學習的多維度學習平臺,定期舉辦政協委員大講堂暨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并開設網上“理論學習”專欄,形成全覆蓋學習格局。
三是創建“書香政協”。在縣政協機關設立圖書閱覽室,在界別委員工作室設立圖書角,通過定期向委員贈書、舉辦讀書分享會等方式,引導委員在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明方向、聚共識、強本領、顯擔當。面向政協委員和政協干部征集讀書感言78篇約13.8萬字,定期通過微信公眾號展示宣傳,進一步擦亮“書香政協·閱享涇陽”品牌。
二、堅持守正創新,傳播政協履職“好聲音”
一是抓好“兩報兩刊”征訂。堅持早研究、早布置、早落實,將征訂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通過機關經費保障一部分、縣級部門征訂一部分、政協委員訂閱一部分,實現了政協委員全覆蓋。截至目前,2025年征訂資金已經到位,待省市任務下達后立即落實。同時,開展“讀報、用報、議報”活動,使報刊成為政協委員提升履職能力的“掌中寶”。
二是構建全媒傳播格局。依托“中國涇陽”“涇陽政協”微信公眾號以及“涇陽融媒”視頻號等平臺,構建網、端一體推進的媒體傳播矩陣,開設“政協動態”“委員風采”等專題專欄,發布宣傳信息430余條。主動加強與省市媒體的溝通對接,在“陜西政協”公眾號、《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咸陽日報》等省市報刊媒體刊發宣傳信息23篇,有力提升了涇陽政協宣傳影響力。
三是持續加強主題宣傳。舉辦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系列活動,通過舉行座談會、讀書分享會、書畫展,開展紅色教育,觀看《建國大業》影片等形式,回顧人民政協光輝歷程與偉大成就,引導政協委員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挖掘宣傳政協委員履職故事,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進行展播,《聚合力、促發展、同富裕》《有事您請說,我們來商量》《履職辦實事,“氣”韻顯擔當》等政協履職短視頻連續兩年在省市獲獎。
三、堅持擔當作為,匯聚服務發展“正能量”
一是拓展基層協商陣地。在全縣13個鎮(街道)設立政協委員聯絡中心,通過“界別+屬地”,全力推進政協協商、宣傳引導、聚識匯智向基層延伸,引導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當好政策“宣講員”、黨政“參謀員”、民情“收集員”、矛盾“調解員”,在深入一線履職中挖掘宣傳素材、展現委員擔當。
二是擦亮文化涇陽名片。廣泛征集“三親”史料,圍繞“涇陽印記”“涇陽人物”兩大主題,先后編印《仲麓之光》《詩詠涇陽》《涇陽印記·陜甘味經書院志校釋》和文史資料特輯《絕域情懷》等系列書籍,今年編纂的《涇陽印記·峨陽城》《涇陽人物·月映峨冷月》兩部文史資料已交付出版社,有力擴大了“涇陽文史”品牌影響力。
三是廣泛匯聚發展合力。堅持黨委、政府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聚焦科技創新引領、營商環境會客廳、國有資產管理、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等課題,深入開展調研協商活動,查實情、出實招,《心系桑榆 守護幸福“夕陽紅”》《攜手新征程 書香伴我行》《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守護群眾美好生活》等宣傳稿件被《各界導報》《西北信息報》等省市報刊媒體刊發,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