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省兩會開幕,省政協委員、陜西網絡作協主席申大鵬最近忙著完善自己的提案。今年,他將目光對準了火爆的微短劇市場。
如何讓西安留住“短劇之都”
“陜西微短劇發展在當前面臨著多重困境,我們不能沉浸于虛名之中,要真正看到問題所在,尋求突破。”談到我省微短劇發展現狀,省政協委員、陜西網絡作協主席申大鵬言辭懇切。
近年來,西安一度享有“網絡微短劇之都”的稱號,然而其當下發展面臨諸多新挑戰,從事網絡文學創作十余年的申大鵬對此有著深刻洞察。談及西安短劇發展初期優勢,他說:“起初西安成本優勢顯著,相比北上廣等城市,在西安拍攝一部短劇的人力、場地成本低得多。”
但時過境遷,隨著演員、場地等拍攝成本上升,全國多地紛紛打造拍攝基地,西安的先發優勢逐漸式微。“如今,各地微短劇行業都在不斷升級,各地競爭激烈,西安短劇成本也從最初的低價到現在甚至超全國平均,其‘微短劇之都’的地位不斷受到沖擊。”申大鵬表示。
面對微短劇發展中的種種問題,申大鵬強調當下應正視現狀,從更細的層面出發“破局”謀發展。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出臺更細化的監管政策,引導網絡短劇從業人員走上正軌,杜絕濫竽充數、粗制濫造作品充斥市場,為行業凈化生態。”
扶持政策同樣關鍵,申大鵬希望:“能真正采取具體舉措吸引有才華的編劇、專業拍攝隊伍及優質平臺扎根西安,為微短劇重煥活力筑牢根基,讓人才與資源匯聚于此。”
針對本地微短劇中小企業,他提出要給予切實扶持,如辦公場地支持、專業人員培訓等,還應出臺具體減免政策,幫助其存活發展,持續為陜西創造文化輸出影響力,形成良性循環。
為陜西網絡文學設立專項獎
去年,申大鵬立足本職工作,敏銳洞察到陜西網絡文學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要加強網絡文學人才隊伍建設,其中包括設立網絡文學專項獎。
申大鵬指出,陜西網絡文學愛好者群體龐大,然而人才結構存在隱憂,難以形成連貫、有效的傳承體系。而設立網絡文學專項獎,恰能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鑰匙。一方面,能夠為陜西網絡文學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另一方面,此獎項承載著文化傳播的重任。
“借助網絡文學專項獎的激勵,創作者們能夠將肉夾饃、米線等特色美食背后的故事,以及社火、剪紙、民歌、刺繡等傳統文化瑰寶巧妙融入網絡文學作品。”他說,這些作品通過網絡平臺廣泛傳播,將使全國讀者沉浸式感受三秦大地的風情萬種,進而讓陜西文化走向更廣闊天地。
申大鵬透露,目前,陜西網絡文學專項獎處于籌備階段,有望助力“文學陜軍”在網絡文學領域強勢崛起,推動新大眾文藝在全社會廣泛傳播,并進一步拓展并豐富陜西文學版圖。(記者 石喻涵 實習生 程歆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