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宋雨萌 首席記者 李榮
“今年省兩會,我帶來了關于完善我省托育機構建設的提案。”1月17日,初見省政協委員、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副院長葛文利,她便熱情分享起自己的提案。
這件1200字的提案,傾注了葛文利兩年的心血。
葛文利委員 實習記者 宋雨萌 攝
“托育機構收費太低不敢去,收費太高去不起”“產假馬上休完了,孩子誰來帶啊”“我們剛交完錢沒多久,機構人員就卷款跑路了”……在工作和生活中,類似的聲音時常出現在葛文利的耳畔,牽動著她的心弦。
“把一個小人兒照顧好了,可以讓三個家庭收獲穩穩的幸福。”2023年,葛文利跟隨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就完善托育機構建設進行專題調研。
“經費根本不夠,聘不到合適的老師,也招不到生?,F在新生兒越來越少,生源本就不穩定,家長們也更傾向于選擇去私立機構。”調研期間,一位托育教師向葛文利訴說了普惠托育機構的辛酸與無奈。
調研中,寶雞市一家私立托育機構引起了葛文利的注意:“這家私立托育機構環境溫馨、餐食營養均衡,老師素質高、有耐心,陪伴孩子做游戲,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一個值得推廣的范本。”
葛文利說,自己理想中的托育機構“小而美”,有著溫暖整潔的床位、營養健康的餐食,老師認真負責照顧孩子,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們在集體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去年,葛文利跟隨調研組先后到西安市雁塔區、高新區、未央區等地的托育機構、學校、社區進行實地察看,了解存在的問題,學習先進經驗。
“孩子出生后誰來帶、怎么帶,生活壓力大、工作節奏快,請保姆成本過高且不放心,沒有信得過的托育機構,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年輕人的生育意愿。”葛文利發現,很多年輕人對生育的態度是“0”或“1”,要么不生,生了就得全力以赴照顧好。想要提高年輕人的生育意愿,加強托育機構建設是重要一環。
葛文利建議,應增加公辦托育機構數量,同步發展“社區嵌入式托育”“幼兒園辦托”“用人單位辦托”等模式。同時,出臺托育補貼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
托育服務事關千家萬戶。葛文利表示,將繼續以完善托育服務體系為調研方向,深入我省各地市開展調查研究,借鑒省內外優秀案例的寶貴經驗,撰寫更具操作性的提案,助力更多嬰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