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莎委員 記者 馬偉東 攝
□ 記者 張涵博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奮進號角。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重點扶持文藝創作,鼓勵藝術創新,提高藝術品質,全面打造文藝精品。
“我省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積極推動文藝事業發展,但也面臨一些問題。”省政協委員、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沙莎認為,省內的文藝活動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機制,優秀文藝作品因信息不對稱未能廣泛傳播,創意策劃、項目管理和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匱乏,現有文藝活動形式單一,難以覆蓋不同年齡和社會群體。
沙莎建議,構建全省文化資源共享網絡,通過APP或網站整合各地市的文化資源,實現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設立“陜西文化創新基金”,資助有潛力的文藝項目,推動地方文化的現代化轉型。
“可以與高校合作開設文化產業管理等相關專業,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幫助他們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圍繞人才培養與引進,沙莎提出,制定并實施文藝人才培訓計劃,提供專業的培訓課程和技術指導,培養一批既懂藝術又擅長管理的專業人才。制定出臺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文藝工作者來陜創業和發展,為文藝活動注入新鮮血液。鼓勵文藝團體與企業開展合作,共同培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
她還建議,利用VR和AR等技術打造互動體驗式文藝活動,針對不同群體設計專屬文化節目,如青少年的“國學小達人”比賽和老年人的“老歌新唱”音樂會,通過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全方位宣傳文藝活動,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和參與。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