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龍崗委員
□ 首席記者 李榮 文/圖
人工耳蝸是目前唯一能有效幫助聽力殘疾人恢復聽覺的裝置,是非常有價值的醫療手段。近年來,上海、江蘇、浙江、江西等省份已將人工耳蝸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為眾多聽障患者帶來福音。
“目前,陜西醫保政策還沒有將人工耳蝸納入報銷范圍,人工耳蝸單側植入費用約12萬元至20萬元,很多困難家庭因為高額費用不得不放棄手術。”省政協委員、西安紅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與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龔龍崗說,我省免費人工耳蝸政策主要面向18周歲以下聽障兒童和青少年,很多成人聽障患者因經濟問題無法接受手術,導致錯過最佳聽力康復時機。
目前,陜西有6家醫院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由于醫保政策未跟進,患者在本省無法享受醫保報銷,國家政策可異地結算落地后,有些聽障患者選擇出省做手術。
龔龍崗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共有64位患者出省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主要集中在安徽、山東、上海等地。
“患者外出就醫不僅導致重復檢查和診斷,也增加了經濟負擔。”龔龍崗說,按照國家異地結算政策,患者外出就醫后,陜西省醫保局再根據政策進行省份結算,其實還是沒減少支出。
2024年省兩會,龔龍崗提出了《關于盡快建立“人工耳蝸”省級醫保報銷制度的提案》,建議陜西盡快建立人工耳蝸省級醫保報銷制度,讓更多患者受益。
2024年6月1日,國家醫保局官微發布的消息顯示,新疆、吉林、上海、江蘇等省份已將未成年人人工耳蝸植入納入當地醫保報銷范圍,以幫助聽障兒童重返有聲世界。
“越來越多的省份將人工耳蝸植入納入醫保,陜西也要重視起來。”龔龍崗說,人工耳蝸納入醫保涉及醫保、衛生健康、財政等多個部門,協調難度大,存在一定的現實困難。聽障患者的健康不僅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群眾反映的,就是委員關心的。今年省兩會召開前,龔龍崗就人工耳蝸植入納入醫保問題參考了其他省份的醫保政策,并詢問了部分聽障患者家屬的意見。
結合群眾呼聲,今年省兩會,龔龍崗帶來一份關于把人工耳蝸手術納入陜西醫保報銷的提案。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快制定將人工耳蝸納入陜西醫保報銷范圍的政策,并盡快實施,讓陜西地區的聽障患者能夠早日享受到醫保報銷的福利。醫保、衛生健康、財政等部門應加強溝通與協調,共同推進人工耳蝸醫保報銷政策落地,確保政策順利實施。
同時,要積極借鑒其他省份經驗,結合陜西實際情況,制定適合陜西的醫保報銷政策和標準,為更多患者家庭減輕負擔,幫助聽障患者正常融入社會。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