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記者 唐冰)2023年深秋,當漢濱區工商聯組織“民企興萬村”活動號召響起時,安康鑫債不良資產處置有限公司董事長梁京梅再度踏上了公益之路。她頂著公司業務復蘇壓力,為18名貧困學子提供助學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履職為民”的初心使命。這位安康市政協委員的人生軌跡,恰似一幅以人民為筆墨、以責任為紙的畫卷——從企業發展到民生關切,從基層調研到參政議政,她始終以政協委員的擔當書寫著新時代履職為民的答卷。
矢志紓民困 政協履職見真章
作為一名扎根安康的民營企業家,梁京梅的政協委員生涯因扎根基層而更具生命力。她提出的提案問題多源于走訪調研中的所見所聞:明江嘉園小區底商停水斷供影響經營、緹香郡小區交通擁堵阻礙居民出行、歡喜嶺路商業開發存在的規劃短板……每一個問題背后,都躍動著她對民生疾苦的關切之心。
2021年,梁京梅在調研中發現,明江嘉園小區底商因供水管路設計缺陷導致頻繁停水,這一問題已直接影響20余家商戶的經營。在向市政協提交提案后,她主動牽頭水務集團、物業公司、開發商等多方召開協調會,深入分析管網圖紙、參與現場勘查。“停水問題看似細微,實則是關乎群眾生計的大事。”梁京梅回憶道。多方協作下,15日內完成管道改造,徹底解決困擾商戶5年之久的難題,生動展現了“提案在一線形成、問題在一線解決”的履職質效。
這樣“以人民為中心”的履職理念貫穿她的工作始終。2024年提交的《打造歡喜嶺路美食夜市一條街的建議》經政府采納后,將帶動區域年客流量增長28%,帶動400余名從業者增收。這些提案從醞釀到落地的過程,正是政協委員“協商在前端、建議在實處”履職寫照。2025年2月在安康市兩會期間,她還提出了《關于深化商住綜合樓餐飲環境治理的建議》。
參政有良策 智庫賦能顯優勢
在梁京梅看來,政協委員的獨特價值,在于能夠發揮“智庫群聚”效用。“我們來自不同界別,就像組成了一面棱鏡,能折射出多方訴求的光譜。”她常通過政協平臺組織專題調研:2022年牽頭開展《安康市融資擔保行業風險防控》課題,聯合金融機構、中小企業深入探討擔保機構資本金不足、風險補償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最終形成的調研報告中提出的“建立政府+銀行+擔保機構共擔機制”等建議被納入地方金融政策。
依托民建安康市財經支部的行業紐帶作用,梁京梅創新構建“政銀企”對接機制及政策咨詢對接與法律援助服務。近兩年來,組織4場“紓困解難政銀企懇談會”和“政策咨詢與法律援助服務對接會”,推動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5家金融機構與民建會員茶業、富硒食品等8個特色產業達成授信合作超2.3億元;積極對接民建會員與會內會外不同企業之間在新政策、法律、財務、工商等方面的協同合作,共同分析探討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這種“專業賦能+跨界聯動”的履職方式,使參政議政從紙上建議轉化為發展實效。
履職踐初心 熱血澆灌公益樹
“作為企業家要懂得,財富的根脈在民眾,回報社會是分內之事。”梁京梅的公益路始于2011年加入安康市慈善協會,十余年間累計資助困難學生87人,開展孤寡老人關愛行動23次,組織企業參與捐款捐物超200萬元。她創新推行“助學+扶志”模式,為受助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定期組織“企業家面對面”活動,幫助貧困學子拓寬職業規劃視野。
近兩年的“民企興萬村”行動中,面對企業業務剛走出疫情寒冬的現實,她仍堅持將年利潤的8%用于公益。
從政協委員到民營企業家,梁京梅的角色在轉換,但為民履職的初心始終如磐。“政協委員不只是一個稱號,更是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她說。
當前,她正牽頭制定安康市“萬企興萬村”行動三年規劃,推動建立公益項目效果評估體系;在參政議政領域,她將目光投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數字經濟規范化發展等前沿課題。正如她在政協履職總結中所言:“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政協委員的擔當,就是要把群眾的期盼變成推動發展的動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