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看家本領”。近年來,岐山縣政協堅持從廣處謀劃,于細處落子,著力做深做實調查研究工作大文章,以高質量調查研究助力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走出去,先進經驗引進來
縣政協委員、幸福人家餐飲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萬軍在參觀完隴縣某酒店后激動地說:“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培訓到位、執行到位的管理體系真正解決了酒店管理的難題,更有信心管理好企業了,我們將立馬推廣,非常感謝縣政協提供的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
換屆以來,岐山縣政協為廣大委員搭建履職平臺,舉辦委員大講堂,邀請省市專家圍繞高質量履職、撰寫社情民意信息等課題開展專題講座,幫助委員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提升能力,打造“站起來能說、坐下來能寫、俯下身能思、擼袖子能干”的政協委員隊伍。依托政協平臺,首次組織界別委員、優秀企業家和政府職能部門前往隴縣,就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開展實地考察,圍繞機制運行、平臺建設、規范管理等方面進行學習交流,找準目標方向,拓寬工作思路,補齊短板弱項,共同凝聚起互助發展的強大合力。
面對面,監督問詢聚共識
“對縣市場監管局的回答我很滿意,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守好我們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5月14日,一場關于食品安全的座談協商會在市場監管局召開,在認真聽取各職能部門匯報完工作情況后,委員呂懷理提出關于食品添加劑監管的話題,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同志從建機制、嚴管理、重宣傳等方面作了詳細回答,贏得在場委員的一致贊同。
“這是我們首次開展監督問詢,效果很好,要繼續堅持下去,創新方式方法,推動民主監督工作再上新臺階。”縣政協副主席馬少春對參會的政協工作人員叮囑道。近年來,岐山縣政協牢牢把握協商式監督的性質定位,堅持寓協商、監督、議政、調研、視察于一體的課題制定機制,聚焦全縣工作的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治理的難點,組織開展創業就業、糧食安全等專題民主監督4次,同時向20個部門派駐民主監督員50名,對派駐單位在履行職責、依法行政、服務發展、為民辦事、廉潔自律、行風建設、提案辦理等方面進行監督,有效提升群眾和社會各界對黨政工作的滿意度,切實激發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建言獻策的工作熱情。
心連心,同題共答促發展
“作為政協學習組,我們還是第一次單獨組織開展視察調研,為后續高質量履職打下了堅實基礎。”蔡家坡鎮政協學習組組長劉懿在食品安全專題調研后,說出了今年政協工作的新變化。
同頻共振、同向發力,這既是與全縣中心工作的契合點,也是各基層政協組織履職的著力點。“我們要持續搭平臺、拓渠道、建機制,打通政協履職為民與基層協商民主的雙向通道,實現聯系群眾‘零距離’,推動委員履職活起來、實起來。”岐山縣政協主席劉玉廣對如何高質量履職有著深厚的見解。
岐山縣政協堅持“建、管、用”一體化,踐行“四個凝聚”要求,用好用活用實政協學習組和委員工作室,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發揮不同界別特色、區域特色、行業特色,豐富活動載體,積極開展“微協商、微調研、微監督、微服務”,進一步提升政協工作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讓“小平臺”釋放“大能量”。
與時代發展“合轍”,與黨政中心工作“同頻”,與人民需求“共振”。岐山縣政協將緊緊把準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方向、原則、節奏和力度,精心謀劃調研課題,強化履職為民理念,精準發力、久久為功,以調查研究的實效,全力推動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將更多的睿智之言轉化為助推發展之舉、改善民生之策,匯聚起助推岐山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記者 劉楠 通訊員 周龍輝)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