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委員會成立75周年。75年來,陜西省政協在中共陜西省委的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陜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充分展示陜西省政協75年來的光輝歷程和履職成就,傳承政協文化,唱響政協聲音,陜西省政協擬舉辦《75載履職路 共譜陜西新篇章——陜西省政協成立75周年履職成就展》及《弦歌不輟 文史載道——陜西省政協成立75周年文史文物展》。為全面、生動、立體地呈現這一光輝歷程,現面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相關實物、資料,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征集內容
(一)實物類:
1.歷屆陜西省政協(含協商委員會)會議文件,如決議、工作報告、會議紀要、年度計劃等;證件、徽章、紀念品,如出席證、代表證、工作證、會議徽章、紀念章、紀念幣、活動文創物品等。
2.政協委員履職手稿、筆記、書信、提案原件及配套材料,包括重要提案的調研記錄、討論紀要、修改稿等;與其他地區政協組織、相關機構交流合作的資料,如交流函件、合作協議、互贈紀念品、聯合調研記錄等。
3.反映政協重要活動、重大事件的影像與實物,如活動現場照片、視頻、音頻資料,活動使用的旗幟、橫幅、標語牌、現場簽到簿等。
4.政協委員履職相關榮譽證書、獎杯、獎狀,參與社會公益、扶貧幫困、基層服務的見證物品(如幫扶記錄、捐贈憑證、群眾感謝信等)。
5.與政協相關的書籍、報刊、雜志、內部刊物等出版物,含專題報道、評論文章、歷史文獻匯編等。
6.其他能體現政協75年發展歷程的實物,如早期辦公用具、代表性履職成果轉化實物等。
(二)委員參與印記類:
1.委員撰寫的履職故事、心得體會、經驗文章,包括提案背后的民生故事、協商議政案例、履職感悟等。
2.委員參與調研、視察、考察活動的影像記錄(如實地走訪照片、座談視頻)、手寫記錄、調研報告手稿等,體現基層調研場景。
3.社會各界對委員履職的評價材料,如群眾來信、媒體專題報道、受益群體反饋視頻、合作單位致謝函等。
二、征集要求
1.實物與資料需真實、具有代表性和歷史價值,能準確反映政協75年發展歷程與履職成效。
2.請附詳細文字說明,包括物品名稱、來源、產生時間、與政協的關聯背景、歷史意義等;影像資料需注明拍攝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
3.優先提供原件,若為復印件或復制件,需確保清晰完整,并標注“與原件一致”。
三、征集時間
自公告發布之日起。
四、征集方式
1.現場捐贈/上門取件:現場捐贈請至陜西省政協文史館(地址:西安市雁塔區二環南路東段388號),填寫《征集物品登記表》。若因特殊情況不便送達、郵寄,可提前與聯系人王秋涵聯系(電話:029—63903514),經協商后,可安排工作人員上門取件。
2.郵寄提交:通過郵政快遞或可靠物流郵寄至陜西省政協文史館(收件人:王秋涵,電話:13892631915),郵件內需附物品信息情況,包裝請注明“政協75周年展覽征集物品”。
3.電子材料提交:掃描件或電子文檔可發送至郵箱sxszxwsg@shaanxi.gov.cn,郵件主題注明“征集資料+名稱+聯系人+聯系方式”。
4.借展:在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經雙方友好協商,可進行一定期限的借展,展出時標明借展單位或個人名稱。有意者請與聯系人溝通相關事宜。
五、權益說明
1.捐贈實物與資料經審核后,將在展覽中展示并由文史館永久收藏,捐贈者獲捐贈證書,享有署名權,展覽時將注明捐贈信息。
2.陜西省政協文史館對征集物品擁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權,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使用。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滿 楊 王秋涵
聯系電話:029—63903514
電子郵箱:sxszxwsg@shaanxi.gov.cn
通訊地址:西安市雁塔區二環南路東段388號陜西省政協文史館
真誠期待社會各界踴躍參與,共同以實物與史料勾勒陜西省政協75年光輝歷程,激勵更多人關注政協事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凝聚力量。
政協陜西省委員會辦公廳
2025年6月11日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