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韓璋 通訊員 張二明 記者 樊星
近日,白水縣政協副主席張曉文帶領部分委員,圍繞全縣職業教育發展情況開展專題調研,為產教融合發展把脈開方。
在白水縣中等職業專業學校數控車間,飛濺的金屬火花映照著學生們專注的目光。董張曼委員一邊輕撫著機床設備一邊激動地說:“這里就是最好的課堂。我們應聯合龍頭企業打造‘產業學院’,將真實的企業訂單轉化為實訓項目,真正實現學生‘入學即入職’的培養模式。”
“建立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機制迫在眉睫,要讓企業技術骨干到學校定期授課,教師到車間輪崗實踐,真正打通教學與生產的壁壘。”馮峁中委員說。
從轟鳴的數控車間到充滿科技感的數字化教室,從熱鬧的電商實訓基地到書聲瑯瑯的課堂,委員們一路走、一路看,時而駐足詢問,時而凝神記錄,不放過每一個教育創新的生動細節。
“這就是職業教育的未來!”劉磊委員建議,要引入AI實訓系統,搭建虛擬工廠,讓學生足不出校就能接觸行業前沿技術,畢業后無縫對接智能制造產業。
“要在數字化教室種下‘產業的種子’。”雷亞莉委員建議,應增設農產品電商直播、冷鏈物流數字化管理課程,用數字技術為白水蘋果和文旅產業培養全鏈條人才。
劉元元委員建議,學校應搭建校企人才云平臺,定期舉辦線上雙選會,建立就業大數據跟蹤系統,讓每個孩子的職業發展都有跡可循。
黃斌委員認為,數字化轉型關鍵在師資,可以設立“雙師型”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基金,支持教師考取大數據分析師、跨境電商師等證書,讓課堂真正與時代接軌。
座談會上,委員們根據所見所聞,積極建言獻策。大家表示,產教融合不能停留在紙面協議,應設立“校企合作考評機制”,將企業參與度納入政策扶持指標,形成良性互動生態。職業教育應開設“品牌策劃實戰營”,邀請行業大咖授課,讓學生在實訓中打造屬于白水的“金字招牌”。同時,加大職業院校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力度,定制成長路線圖,建立教師企業實踐學分制度,讓“雙師型”隊伍真正成為產教融合的主力軍。
聽完大家的發言,張曉文表示,要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各單位擰成一股繩,整合資源、優化布局,讓白水學子成為扎根本土、服務家鄉的棟梁,讓更多優秀人才為白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