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謝昊天 通訊員 冀華謀)近年來,西鄉縣政協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通過強化學習、搭建平臺、優化管理等舉措,夯基礎,搭平臺,建機制,加強委員隊伍建設,有效激發委員履職活力,著力提升履職質效。
強化學習培訓,提高履職能力。該縣政協堅持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多形式組織開展委員學習教育和培訓工作,建立常委會帶頭學、委員培訓集中學、專委會專題學等學習機制,全面夯實委員履職理論基礎。以“書香政協”建設為引領,先后在6個委員學習活動組開展委員讀書分享活動10多次,組織以“學習增共識、書香促履職”為主題的讀書分享會2次,有效促進委員自我學習、交流互鑒、共同成長。每年開展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先后組織縣政協委員到浙江大學開展民營經濟發展暨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1期,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等,共培訓委員600余人次,全面提升委員政治素養,凝聚思想共識,提高履職能力。
搭建履職平臺,增強履職動力。高度重視委員履職能力建設,積極搭建好各類協商平臺,讓委員當好“主角”、發出“好聲音”。去年以來,組織委員圍繞茶旅融合、中藥材產業發展、紅色文化挖掘利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課題開展專題調研,積極建言獻策。推薦選派30多名委員擔任民主監督員,參與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監督、行風評議等活動,拓展參政議政平臺。同時,堅持把建強管好用活委員工作室作為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重要載體,12個委員工作室常態化開展走訪調研和“微協商”活動,聚焦產業發展、道路交通、生態旅游、和美鄉村建設等議題,開展“微協商”活動100多場次,提出意見建議80多條,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0多條,為民辦實事30余件,持續擦亮“有事好商量”協商品牌,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組織政協委員深入鎮村、學校開展關愛幫扶、文化下鄉、義診體檢、走訪慰問、慈善捐助、志愿服務等活動,拉近了政協委員與群眾的距離,彰顯委員的責任和擔當。
優化服務管理,激發履職活力。始終把黨建引領貫穿于委員服務管理全過程各方面,完善黨組成員聯系常務委員、中共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等多層次聯絡服務制度,定期走訪委員,深入談心交流,解決實際困難,增強委員對政協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嚴格落實《西鄉縣政協委員管理辦法》《西鄉縣政協委員履職考評辦法》,出臺《西鄉縣政協常委年度述職報告工作辦法》,從制度上規范委員履職行為。健全完善委員履職檔案,嚴格執行委員服務、動態管理、考核評價等各項工作制度,將委員參加會議活動、撰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參與公益事業等情況納入委員年度履職考核評價,作為委員評優樹模和換屆留任的依據。每年評選“優秀政協委員”“優秀提案”“優秀社情民意信息”“優秀大會發言”,并在縣政協全委會上進行通報表彰。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及時總結推廣政協委員履職擔當的經驗成效和先進典型,在縣電視臺開辦“委員風采”欄目16期,宣傳報道委員先進事跡,提振委員精氣神,增強委員榮譽感。委員們履職熱情高漲,參政議政更加踴躍,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量增質升。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