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周煜 沈思維 記者 唐冰)作為一名醫生,他兢兢業業,在專業領域不斷深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縣政協委員,他在建言獻策上融入民心民意,以高度的責任心踐行使命擔當。他就是嵐皋縣政協委員、孟石嶺鎮衛生院院長楊志鋅。
“你的血壓還是有點高哦,晚上要少熬夜,多注意休息,其他的都沒有太大的問題……”2月13日一大早,楊志鋅身穿白大褂在接診室接診患者。
楊志鋅出生于1982年,今年是他行醫的第21年。他告訴記者,孟石嶺鎮衛生院覆蓋區域廣,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年人,他從早上8點便開始接診,每天要接待20余名患者。
“楊院長的醫術很精湛,對患者也很友好熱情,很負責任,基本上來看病拿藥沒幾天就好了。”患者家屬吳世明說道。
楊志鋅的父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草藥先生,年幼的楊志鋅耳濡目染,對中醫藥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2001年楊志鋅以優異成績從原寶雞市中醫藥學校畢業,被西安一家大型中藥制藥廠聘用,月工資是當時在家鄉上班工資的四五倍。在了解到家鄉群眾“看病遠、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后,2004年楊志鋅毅然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鄉鎮醫生。
“我一直覺得中醫運用最廣泛的地方應該是在農村,老百姓需要最樸素、最基礎的醫療,有時候簡單的小感冒可能抓一把紫蘇葉子、幾片生姜就給村民治好了,中醫接近我們老百姓群眾才能發揮最大作用。”楊志鋅說道。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了更好地推廣中醫,楊志鋅將自己多年來收藏的醫學典籍、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分享給全院同事。為了讓大家能夠熟練掌握針灸技術,他常常一邊講解,一邊相互針灸來感受療效。
先前,孟石嶺鎮衛生院中醫館由楊志鋅獨自支撐,現在發展到五人工作小組,中醫藥年收入增長到近百萬元,楊志鋅也先后獲得“全縣十佳醫生”“全縣中醫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022年,楊志鋅成為了一名縣政協委員。在履職舞臺上,他始終不忘初心,盡職盡責,充分發揮一名政協委員的作用。他積極參加縣政協組織的考察調研、協商座談等活動,熱切關注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民意,廣泛開展調研,傾聽群眾訴求,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政協委員的神圣職責。
期間,他圍繞民生實事等方面先后提出了3件提案。2025年全縣兩會召開在即,楊志鋅對傳承和發揚中醫藥文化有了新的想法。“我心里一直有一個關于對傳統中醫推廣方面的提案,中醫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既要繼承也要發揚,才能走得更遠。無論是醫療還是日常保健等,都需要提高老百姓對這方面的認知度,了解基本的常識內容,這樣也能夠提高我們國民的身體素質”。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履行好一崗雙責。一方面立足本職,學好中醫,用好中醫,推廣好中醫;一方面要多關注群眾的想法,收集整理群眾的呼聲,完成高質量的提案,把所思所學所獲落實到工作生活中,為和美嵐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楊志鋅說道。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