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吳曄)“當今世界惟一最巨大的力量是變革的力量。”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卡爾·多伊奇的話是對這個時代最好的注解。
變革之路,創新相伴。2018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如期開展,大批獨具創新技術的企業共襄盛舉,用最前沿的科技展示了人類創新的廣度、深度和高度。
這是梅賽德斯-奔馳連續第4年參加CES亞洲電子消費展,本次會展前夕奔馳以“智行,享未來”為主題,打造了一場新穎別致的媒體科技日活動。那么,奔馳的創新技術如何應用于實際并惠及更多的消費者,如何看待當前讓人眼花繚亂的創新路徑,對于今年的豪華車市場又有著怎樣的預期? 就這些問題,新華汽車與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倪愷、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張焱進行了深入交流。
瞰思未來 四大科技亮相
“在出行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汽車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型。梅賽德斯-奔馳也積極擁抱變革,致力于將自身從汽車制造服務商轉變為出行服務提供商及高端生活方式的倡導者。”
早在2016年,戴姆勒集團推出了著眼于未來出行的“瞰思未來”戰略(C·A·S·E),旨在通過智能互聯、自動駕駛、共享出行、電力驅動這四大領域的無縫整合,為客戶打造更自在、更高效、更便捷的出行方式。隨著時間的遞延,奔馳不斷完善對于未來美好愿景打造,并將“瞰思未來”戰略進一步推向縱深。
“借助2018電子消費展,我們再次展示梅賽德斯-奔馳在汽車智能領域的前沿進展,并展示我們對未來出行及相關生活方式的愿景,與大家一起‘智行,享未來’。”倪愷點出本次科技日活動的主題。通過這次活動中的尖端智能技術、前沿科技產品與創新互動體驗,人們對未來出行生活方式的圖景更加清晰了。
全新梅賽德斯-奔馳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是幫助奔馳在北京車展期間攻占許多科技媒體頭條的功臣,這次也來到了科技日上,它通過AI人工智能科技與便捷的人機交互方式,在車輛與駕乘間締造了多重情感鏈接。它出眾的學習能力,全球首創的應用增強現實(AR)技術的“實景穿越導航”和能夠識別方言和口語化表達指令的“特長”,徹底顛覆了用戶體驗。
smart Vision EQ fortwo概念車的亮相立刻吸引了大批“粉絲”圍觀和互動。作為首款集“瞰思未來”戰略四大趨勢的前瞻科技于一身的概念車,它描繪了未來共享出行新藍圖。用戶只需通過智能手機發出指令,最近的共享車就將直接自動前往選定的位置接用戶上車,此后自動駕駛的它可以真正讓用戶解放雙手雙腳,輕松利用乘車時間。
智能數字大燈(DIGITAL LIGHT)在2018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完成了全球首發,這次也出現在了科技日中。全新高清晰度的大燈總分辨率超過了200萬像素,可在數毫秒內完成數據和數字化導航圖評估,并把其他道路使用者遭遇炫目的幾率降至最低。此外,還可變身“投影儀”,向路面投射包括引導線、行人標志在內的符號。
最后,作為梅賽德斯-奔馳旗下電動出行品牌EQ的開山之作,EQ概念車展示了奔馳對未來電動出行的設想與應用。百公里加速時間低于5秒,續航里程達500公里,可通過感應技術或墻盒充電完成快速充電。
技術應真正為消費者帶來便利
變革的洪流中,泥沙俱下。有的技術讓人受益,也有不少技術是空中樓閣,或許永遠停留在未來。
“我們非常注重對新技術的研發,關注前沿科技的發展,并始終探索如何將這些技術真正為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便利。”倪愷強調。
據其介紹,奔馳的車載智能互聯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并獲得了97%的激活率。其中,包括Mercedes me APP、梅賽德斯-奔馳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等技術的使用,和電子商務平臺、數字化展廳等線上與線下服務的應用。梅賽德斯-奔馳也是國內首家推出自有電商平臺的汽車品牌。
在自動駕駛方面,奔馳也已開發出了許多技術成果。2013年8月,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先生曾乘坐S 500 INTELLIGENT DRIVE研發車亮相中國首發儀式,這輛車此前完成了從德國曼海姆到普福爾茨海姆的全程自動駕駛。在量產車型上,多項技術被應用。S級轎車可為駕駛員提供高度駕駛輔助;長軸距E級車已應用車載創新科技:避讓式轉向輔助系統、碰撞聽力保護預防性安全系統(PRE-SAFE)等;smart Vision EQ fortwo概念車表明了未來無方向盤駕駛的可能性;以及傳感器整合等。
在共享出行方面,奔馳是中國市場第一家提供共享出行服務的豪華汽車品牌,在中國引入了即行car2go,并成為首個在中國同時提供自由流動式、站點式出行服務的豪華車廠商。
EQ的量產車將于2019年年底完成本土生產并登陸中國市場。到2022年,全球將有超過10余款純電動車型。
“對梅賽德斯-奔馳來說,在上述四大領域中,我們有著很多令人興奮的發展和不可避免的挑戰。隨著政策和市場的不斷透明化,我們將繼續積極完善研發和技術儲備,積極參與到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中來。”
張焱稱,為了將技術真正投入實踐,并惠及大眾,奔馳做了很多努力。
奔馳與北汽集團一起,進一步投入了50億人民幣,進行奔馳純電動車型及動力電池的國產化,并將于2019年生產首款EQ純電動SUV。此外,戴姆勒和北汽集團宣布投資119億人民幣,在北京順義區建設北京奔馳的第二家生產廠,通過額外產能來擴大本地生產規模,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未來,我們希望通過北京的兩個工廠,來幫助我們的客戶享受未來出行生活中的更多便利。”
悠久的歷史不是奔馳引領創新潮流的負擔。
“對于汽車發明者奔馳來說,創新是我們重要的企業文化。我們的品牌、企業要求我們不斷創新。不僅僅是管理層,在戴姆勒、梅賽德斯-奔馳體系內,人人都有這樣的使命。”倪愷稱對于奔馳,創新并不難。
不過,他直言,為了“創新”而創新,非常危險,任何創新都應該服務于生活和實踐。所有新技術的使用,一定要考量是否適度、是否適合其使用范圍。
“比如,我們會謹慎評估車載技術與保護隱私方面的權衡。”
對于未來要“居安思危”
“我們2018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至5月,包含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在內,我們累計向客戶交付了289,825臺車輛,同比增長15%。我們對目前的成績表示滿意,盡管也看到了市場環境比以往略微嚴峻。”倪愷對2018年以來的成績如是評價。
在張焱看來,成績的取得,除了有過硬的產品,主要得益于雙方股東的支持及經銷商伙伴的合作。近年來,奔馳經銷商網絡發展穩健,與570余家經銷商一起通過線上線下的探索和結合,進一步拓展了業務范圍邊界,為客戶帶來的許多創新思維的服務和產品體驗。
2017年,奔馳已經實現100%經銷商數字化展廳升級。通過自有電商平臺、奔馳掌易通、Mercedes me車主俱樂部等舉措,實現了線上線下的連接。
“我們將持續推動網絡建設由過去的以銷售為導向、向客戶體驗為導向的轉變。通過我們的經銷商網絡體系向客戶提供人文關懷,一種有溫度的關懷。”張焱分享網絡建設方面的體會和未來方向。
盡管成績顯赫,倪愷稱也要未雨綢繆。“在天晴時一定要為下雨天做好準備,需要居安思危。我們希望,我們的經銷商伙伴與我們一起,永遠保持韌性,共同應對來自市場的各種挑戰,并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如果給2035年的奔馳寫一封信,倪愷會有怎樣的心聲?
“我希望,到2035年的時候,奔馳依舊是引領這個行業的優質品牌,也希望我們的努力被行業和公眾認知、認可。我希望,奔馳持續成為一個創造價值、體現價值的品牌,20年后的我們每一位奔馳人,都像今天一樣對我們的品牌感到驕傲。我希望,奔馳成為一個多元文化平臺,成為未來大眾出行生活必不可少的社區。我希望,我們始終能有機會為這個社會做更多更好的事情,為所有客戶提供最好品質的產品與服務。”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