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和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指導下,平安產險陜西分公司聯合浦發銀行西安分行在陜西省內率先落地首單“研發保+研發貸”創新服務模式,為一家人工智能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發放500萬元專項研發貸款,并配套150萬元研發項目費用損失風險保障。此舉標志著陜西地區首次實現“科技保險增信”“風險全程可控”的金融服務閉環,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研發風險高的頑疾開辟了新路徑。
首單破題:
“雙輪驅動”重塑科創金融生態
不同于傳統的“保險兜底貸款”模式,此次合作創新性地將保險嵌入企業研發全周期管理,形成“風險防控+資金支持”雙向賦能機制。
從模式上來看,平安產險推出“科技研發費用損失保險”,為企業因經營困難、人才流失、設備故障等導致的研發中斷提供經濟補償;浦發銀行同步啟用針對科技型企業的“浦研貸”產品,依據保險覆蓋率動態核定授信額度,精準匹配企業需求,以緩解輕資產科創企業的資金壓力。
此次創新模式的另一大亮點是智能風控升級,雙方共建數字化評估系統,銀行端輸出企業經營數據,保險側據此建立動態風險模型,既能實現保費精準測算,也能幫助銀行優化授信決策——該筆業務較常規流程提速40%,保險費率下降近30%。
模式亮點:
從“被動賠付”到“主動防御”
相較于以往依賴信用保險、但企業仍需自負實際風險的傳統模式,新的銀保合作模式開創了“預防+補償”雙重防護體系,由“被動賠付”進化為“主動防御”。
在事前階段,銀行提供研發項目資金,保險公司參與制定研發計劃,提出風險規避建議;在事中研發階段,定期監測項目進展,及時干預異常波動;一旦出現不可抗力導致研發停滯,則快速啟動理賠程序,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損失和銀行風險。該模式在歐美金融保險行業成熟國家已有類似成功經驗,但更具本土適配性。數據顯示,國外類似機制能使企業研發成功率平均提升20%-35%,項目延誤率降低15%-25%。
生態進化:
打造科技金融循環產業鏈
陜西省首單“研發保+研發貸”的落地,不僅是單一金融產品的突破,更是科技金融從“單點服務”向“生態構建”轉型的標志。平安產險西安科技支公司負責人表示,“首單”僅是起點,目前公司已儲備涵蓋研發失敗、成果轉化等場景的70余款科技保險產品矩陣,正加快向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等領域復制推廣。浦發銀行西安硬科技支行負責人表示,“研發保+研發貸”業務落地有助于銀行與保險機構探索更新穎的風險分擔機制,借助政策為研發企業提供更貼合實際需求的融資便利。下一步,陜西金融監管局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在市場驅動下,推動更多機構間的協作,加速構建“技術研發—商業轉化—金融護航”的良性循環,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支撐。(白宇晨)
《各界導報》2025年5月7日 總第5918期 04版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