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秦嶺腹地,夏雨初霽,留壩縣江口鎮柳川溝村的木耳基地里,一簇簇圓潤飽滿的木耳從菌棒中探出頭來,村民們穿梭于菌架間忙碌管護,汗水中漾開即將收獲的笑意。
地處秦嶺深處的留壩縣,森林覆蓋率超92%,“生態立縣、藥菌興縣、旅游強縣”的戰略為木耳產業注入蓬勃生機,而對于柳川溝村木耳基地而言,從簡陋菌棚到標準化生產基地的跨越,離不開稅惠政策的精準澆灌。
“稅務部門的點對點輔導讓我們今年累計享受各項稅費減免4萬余元,這筆資金全額投入菌棒采購,直接助力產能實現穩健提升。”基地負責人董濤介紹道。針對縣域木耳產業普遍采用的“村集體+基地+農戶”經營模式特點,留壩縣稅務局主動下沉服務,聚焦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登記注冊、納稅申報等關鍵環節,為村集體和種植戶提供“開業第一課”輔導。同時,積極梳理自產自銷農產品免征增值稅、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等政策,通過“方言稅課”和線上直播等形式,確保涉農企業和農戶能看得懂、用得上政策紅利。
董濤坦言:“稅務干部經常上門給我們講解各項稅收政策,讓我們明白用好政策也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一環。”在董濤身后,300余架木耳菌棒整齊排列,預計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帶動20余戶農戶務工,每人增收1.2萬元。
隨著縣域木耳產業規模的壯大以及產品的熱銷,留壩縣稅務局提前研判潛在風險,為產業升級保駕護航。精準鎖定成本核算不精準、發票管理不規范、免稅政策適用不準確等重點問題,依托“稅務健康體檢”服務,幫助種植基地規范財務管理、筑牢內控根基。同時,協同聯動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信息互通機制,暢通綠色食藥產業鏈上下游的數據鏈,有效防范交易風險,讓優質木耳真正成為強村富民的“金耳朵”。
“過去最怕收購旺季,一忙起來就擔心在涉稅業務辦理方面出問題。現在稅務干部定期上門開展合規培訓,增強了我們的風險防范意識,也進一步提升了我們的合規水平。”董濤感慨道。
朵朵木耳承載著山鄉致富的希望。留壩縣稅務局將持續聚焦“小木耳、大產業”的發展脈絡,以更精準的政策落地、更貼心的納稅服務、更前瞻的風險防控,為壯大縣域綠色食藥產業、驅動鄉村振興貢獻堅實的稅務力量,讓稅惠的甘霖,浸潤每一根椴木菌棒,滋養每一朵富民“黑金”。(柯語彤)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