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彥伶通訊員胡運森
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成立20年來,引領全市慈善事業呈現了良好發展態勢。在2018年11月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發布會上,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城市慈善指數報告》,銅川市榮登中國慈善城市百強榜,位列全國94位。
以人為本聚慈獻愛
大愛無痕,善海無疆。從1999年10月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成立到今年6月,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累計募集善款6468.86萬元,為實現自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年來,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一直發揮企業在愛心互助活動中的主力軍作用,每年4月至6月,由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分頭帶隊,走訪協會理事單位、理事、愛心人士等開展募集活動。在每年9月5日“中華慈善日”來臨之前,市慈善暨扶貧協會都是提前動手,與區(縣)協會聯合開展迎“9·5”百日慈善大行動。三年來,“9·5”百日慈善大行動全市共募集善款7253.10萬元。
精準實施助力扶貧
20年來,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按照“慈善工作項目化、項目實施規范化、管理質量品牌化”的要求,累計實施7類共20個慈善項目及活動,惠及貧困群眾44萬多人次,為銅川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
慈善助力扶貧是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的重點工作之一。2016年以來,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活動,先后投資50.2萬元幫助10個貧困村62戶特困戶;支持印臺區王石凹及耀州區照金麻地兩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以及耀州區永祥養殖產業扶貧開發。2017年,幫助耀州區賈曲河村、宜君縣馬泉村30戶貧困戶發展畜牧養羊項目,每戶每年受益2000多元。2018年,與銅川市工商聯合作,組織引導全市53家民營企業捐款300多萬元,對深度貧困村開展產業、就業幫扶。發展產業幫扶項目8個,33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已就業上崗502人。
在助力健康扶貧方面,市慈善暨扶貧協會組織大型民營醫院定期到貧困村開展義診話動。其中銅川婦科醫院還設立了150萬元的慈善助醫基金,已為在該院就醫的農村貧困患者80多人補助了醫療費。近三年來,先后籌資十余萬元對全市30多位大病患者進行了救助。
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市慈善暨扶貧協會在耀州區照金鎮中心小學、王益區黃堡逸夫小學和印臺區廣陽中小學組織實施了“為了明天──關愛留守兒童”項目。
此外,市慈善暨扶貧協會還累計投資375萬元,在全市范圍內建設慈安便民橋81座,惠及100多個村10萬多群眾。
志愿服務愛心送暖
市慈善暨扶貧協會以“強勢推進、大力發展”的總體部署,上下聯動,大力發展慈善志愿服務隊伍。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慈善志愿服務隊達到574支,志愿者人數發展到31320名。
銅川N+1慈善志愿服務隊連續開展了七屆山里孩子看城市系列公益夏令營活動,共計有226名銅川地區的山里孩子走出深山,走進城市,開啟心智、擴展視野。
2014年以來,全市志愿者在“春節送溫暖”活動中籌資100多萬元,1.3萬余名志愿者共慰問城鄉特困戶8301戶、企業特困老職工、老勞模等275人;在“3·5”志愿服務活動周中,共籌資54.26萬元,慰問貧困群眾3100多人;在“六一兒童節”慰問活動中,籌資63.35萬元,共慰問貧困兒童15996名;在“九九重陽節”慰問活動中,籌資127.46萬元,為8502名貧困老人送去了溫暖和服務;在“一元關愛”活動中,對接服務籌資81.45萬元。
關愛貧困群眾的志愿者遍布城鄉,銅川處處有溫度。
市慈善暨扶貧協會積極挖掘宣傳“柳氏家訓”先賢家風,弘揚其“正心正筆正世間”的生命追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合格接班人。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開展照金精神、慈善文化進校園、“日行一善”、經典誦讀、童心向黨、心有榜樣、最美少年等系列活動,獲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其中,李新穎同學榮獲“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稱號,這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少年。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32人(群體)榮登“中國好人榜”,2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33人榮獲陜西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3人榮獲“感動陜西人物”稱號,60人(群體)榮登“陜西好人榜”,117人獲得市級道德模范稱號,151人被評為“銅川好人”,2018年,銅川獲得阿里巴巴“陜西正能量城市”稱號。
《各界導報》2019年10月29日 第4461期第4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