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塞北大地彰顯慈善力量——榆林市慈善現象觀察

2025-02-18 08:37:53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摘要]近年來,省慈善協會在此召集觀摩學習,全國10多個省、近百個市(縣)慈善協會前來考察。從慈善幸福家園讓孤獨老人安享晚年,到留守兒童得到關愛、脫貧戶獲得產業幫扶,榆林市慈善協會以實際行動探索出新時代參與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成功路徑,繪就了一幅壯美的慈善畫卷。...

  □ 記者 張璐 通訊員 趙浩義

  在黃土高坡與毛烏素沙地交織的陜北大地,榆林憑借其雄渾壯闊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聞名,更在慈善領域成績卓著,形成了備受矚目的“榆林慈善現象”。近年來,省慈善協會在此召集觀摩學習,全國10多個省、近百個市(縣)慈善協會前來考察。從慈善幸福家園讓孤獨老人安享晚年,到留守兒童得到關愛、脫貧戶獲得產業幫扶,榆林市慈善協會以實際行動探索出新時代參與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成功路徑,繪就了一幅壯美的慈善畫卷。

  自2010年換屆以來,榆林市慈善協會在會長劉洪的帶領下,履行新時代使命、謀劃新思路、探索新路徑、引領新業態,開創了慈善助力鄉村振興、參與社會治理、促進共同富裕的大慈善格局,一個市域內現代慈善模式初見雛形。

2024年,陜西省慈善協會副會長趙浩義、榆林市慈善協會會長劉洪等為榆陽區包兔村慈善幸福家園老人分發蛋糕。

  以扶貧為己任,實施精準幫扶項目

  在脫貧攻堅戰役和鄉村振興中貢獻慈善力量

  榆林市南部六縣礦產資源貧乏,原貧困人口面大。榆林市慈善協會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拓展慈善募集渠道,累計募集款物8.128億元,實施慈善項目1028個,惠及困難群眾近200萬人次。

  其中,設施幫扶項目在陜北旱塬捐建機井、水窖87口(眼),在山區村莊捐建“慈安便民橋”156座,解決了近10萬群眾的人畜飲水和交通困難;募投2726萬元幫助6595名寒門學子完成學業;健康幫扶項目,募投價值5758萬元醫療設備捐送到基層醫院,募投1101萬元救助貧困大病患者;產業幫扶項目,募投1374萬元幫扶4.6萬戶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鞏固脫貧成果;春節、“六一”、重陽“三節”救助項目,募投6243萬元慰問困難家庭,關愛困境兒童、老人173664名;助孤助殘項目,募投1120萬元惠及近萬名孤兒、殘障人士;關愛退役軍人項目,募投2914萬元幫扶困難退役軍人3720名;募投7206萬元助力政府抗擊疫情和抗洪救災;運行“中國社會扶貧網”,動員86萬愛心人士,對接15.3萬件貧困需求精準幫扶,對接成功率達98%,位列全省第一。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榆林市慈善協會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榮獲省扶貧辦“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和榆林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2010年12月31日,榆林市慈善志愿服務總會在世紀廣場成立。

  創建幸福家園,建立慈善幫扶長效機制

  開創助力鄉村振興新格局

  2015年,榆林市慈善協會在府谷縣創建“農村慈善互助會”試點,在村上成立一個慈善互助會,募捐一支慈善互助金,組建一支志愿服務隊。25個試點村募設慈善互助金近千萬元,幫扶困難群眾救急救難。2017年,省慈善協會推廣試點經驗,全省“農村慈善互助會”發展到500多個,募設慈善互助金近億元,幫扶貧困人口逾10萬人次。

  中華慈善總會“幸福家園互助工程”發起后,榆林市慈善協會將已開展了5年之久的“農村慈善互助會”創建活動與其相結合,在全省率先實施省慈善協會推出的以“五個一”為內容的“慈善幸福家園工程”。經過4年的試點、推廣,目前全市已有40%的村(社)投入創建活動,創建村(社)慈善幸福家園1344個;發起項目721個,線上線下募集建設資金及村(社)互助金5.86億元;開辦愛心餐廳1036個,就餐老人逾5萬名;開辦兒童之家169個,關愛留守兒童近萬名;村民踐行慈善公約“日行一善”做好事數十萬件,村(社)慈善志愿者發展到25萬人,慈善義工服務近千萬工時。

  榆林市慈善幸福家園創建工程以在鎮、村(社)建立一個慈善工作站為重點,把慈善服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以募設一支互助金開發“鄉情”慈善資源踐行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以創辦一個慈善關愛中心幫扶困難群體鞏固脫貧成果,以踐行一個慈善公約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以組建一支慈善志愿服務隊開展村、社區慈善義工服務,兼具社會救助與社會治理雙重功效,是面向基層綜合服務的慈善平臺。慈善幸福家園工程的實施,改變了以往碎片式、臨時性、單純物質救助的傳統慈善工作模式,建立了對村(社)慈善幸福家園幫扶的長效機制,開創了慈善助力鄉村振興新格局,為全省村(社)慈善幸福家園建設貢獻了“榆林模式”。

2018年9月,榆林市政府召開榆林慈善大會。

  召開慈善大會,踐行第三次分配

  打造慈善促進共同富裕新模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

  面對這一重大命題,榆林市慈善協會以推動市、縣召開慈善大會為引擎,爭取地方黨委政府出臺支持慈善事業發展舉措,動員經濟成功人士踐行第三次分配,打造慈善促進共同富裕新模式。

  2023年3月20日,神木市首屆慈善大會召開。神木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表彰了29名“慈善人物”,愛心企業現場舉牌捐贈善款15.82億元,一場慈善大會的捐贈比該市慈善會成立20年來募集總量的2倍還多。市慈善協會巧用所捐善款中的15億元設立“慈善養老基金”,有效破解社會養老難題。神木市委書記楊成林在講話中強調,要以此次慈善大會為新起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飽滿的工作熱情、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書寫具有神木特色的慈善答卷。

  2023年9月12日,定邊縣召開慈善大會。會上宣讀了定邊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44個慈善工作先進集體和“定邊善星”進行表彰,愛心人士現場舉牌捐贈善款4851萬元,彰顯出濃厚的社會關愛氛圍,成為定邊縣慈善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23年10月25日,榆陽區委、區政府召開慈善大會。會上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踴躍舉牌捐贈善款1.01億元,并設立榆陽慈善獎,對40名“榆陽善星”予以表彰。

  三場慈善大會募集17.315億元,其他9個縣區的慈善大會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召開慈善大會不僅是一次大規模的慈善募集活動,更重要的是構建了慈善公益新生態。三個縣(區)黨委、政府關于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將慈善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為動員經濟成功人士踐行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抓手,擘畫慈善事業發展藍圖,明確各部門、各鄉鎮、街辦支持慈善工作的職責和任務,落實支持慈善事業的多項扶持政策,建立了慈善工作考核評比和褒獎激勵機制,完善了依法行善、依法促善的規范和監管制度。

  為進一步推動慈善事業發展,三個縣(區)黨委、政府還專門成立了慈善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將慈善協會必要的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妥善解決辦公場地問題,并通過“公益崗位編制”渠道充實協會工作人員力量。實踐證明,慈善大會既是黨委、政府動員社會力量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武器,也是慈善組織動員社會愛心實現先富幫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創新路徑,對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和奠基作用。慈善大會宛如慈善文化的傳播使者、慈善募集的強勁引擎、慈善公益生態建設的加速動力,為新時代慈善促進共同富裕打造出全新工作模式。

2023年2月20日,神木市委、市政府召開慈善事業暨養老高質量發展大會。

  開發新質動能,拓展募集渠道

  打造慈善公益新業態

  榆林市慈善協會積極創新,建立全員募集機制,通過線上線下雙向發力,全力拓展慈善募集渠道,開發慈善募集新質動能,切實打造慈善公益新業態。

  線上,市慈善協會精準把握互聯網慈善發展趨勢,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全力實現慈善需求與社會愛心的高效對接。專門組建數字慈善專業團隊,借助互聯網公益眾籌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小額捐贈,大力開發慈善募集新質生產力,著力構建數字慈善新業態。自2017年起,市慈善協會每年緊緊抓住“9·9公益日”“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中華慈善數字公益節”等重要活動節點,同時堅持日常眾籌不間斷,精心策劃一系列助力鄉村振興和幫扶困難群體的線上籌款項目。通過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印發文件組織發動,深入市、縣各行業系統以及鄉鎮、街辦開展層層動員培訓,充分發揮科技賦能作用,加上縣(區)慈善協會配捐激勵等有力舉措,成功吸引社會各界踴躍參與“一起捐”。8年來,協會在騰訊等網絡公益平臺累計推介網絡募捐項目369個,吸引595萬人次參與愛心捐贈,網籌善款高達3.21億元。其中,“十百千萬愛心助農大行動”項目成績卓著,網籌善款近2億元,助力3萬多個貧困戶發展產業,有效鞏固脫貧成果。這些網籌善款項目累計幫扶困難群眾達79.14萬人次。憑借出色的數字慈善工作,市慈善協會連續8年在全省慈善會系統中名列前茅,并榮獲騰訊等公益平臺多個獎項。

  線下,市慈善協會充分發揮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全面全員募集機制,成功拓展企業捐贈、冠名基金、社會眾籌、外聯合作、政府購買服務五個慈善募集平臺。依托榆林能源大市和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優勢,不斷激發經濟成功人士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慈善熱情與活力。一是以“鄉情”為情感紐帶,倡導先富群體熱愛家鄉、回饋社會,搭建起第三次分配的有效平臺;二是與民營企業家及其在外商會建立緊密的聯誼機制,通過定期召開懇談會、聯誼會、茶話會等形式,與當地民營企業家深入交流溝通,積極推介慈善項目,及時發布慈善需求,動員他們奉獻愛心、參與慈善捐贈;三是大力動員社會大眾參與小額捐贈。

  如今,每到榆林市縣(區)都能看到村(社)居民積極參與慈善公益活動、自愿捐贈的感人場景。在每個創建慈善幸福家園的村(社),都能看到慈善捐贈的光榮榜、公示牌,彰顯著社會各界的愛心善舉。

  近年來,榆林市慈善協會的募集量持續穩步增長。2020年募集款物價值1.08億元,2021年達到1.21億元,2022年1.23億元,2023年1.16億元,2024年達到1.26億元,近5年募集總額5.94億元,是前21年募集總量的2.71倍,第四屆理事會比第三屆理事會增長了5.5倍。各縣(市、區)的募集情況同樣向好,每年募集持續增長,其中有兩個縣(市、區)每年募集達到億元以上,3個縣區每年3000萬元以上,全市慈善募集年度總額約5億元。

2020年6月3日,榆陽-子洲慈善協會召開“結對幫扶”座談會。

  創建“孝善之鄉”

  開辟慈善參與社會治理新路徑

  榆林市慈善協會開展“孝善之鄉”創建活動,以慈善為獨特路徑和方式,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功開辟慈善參與社會治理新路徑。

  這一創建活動率先在榆陽區開展試點。經過一年的精心試點,2022年9月23日,榆林市首場“孝善之星”表彰大會在榆陽區馬合鎮召開。區慈善協會和鎮黨委聯合對全鎮4個創建“孝善之鄉”先進村(社)、84名“孝善之星”進行表彰。此后,榆林市慈善協會及時總結推廣榆陽區經驗,印發關于在全市開展創建“孝善之鄉”活動的通知,明確創建內容、目標、任務和標準。“孝善之星”的評選,嚴格實行民主推薦、層級審批制度,經過村民小組選評、村委會聯評、鄉鎮考核、區慈善協會審定等層層篩選,確保好中選優。對當選的“孝善之星”,由市、縣(區)慈善協會和鎮、街辦黨委政府聯合發文公布,并召開鄉鎮慈善大會,為其披紅戴花,進行隆重表彰,同時通過縣區融媒體中心、協會官網等多媒介廣泛宣傳報道,讓“孝善之星”的慈行善舉家喻戶曉。

  創建活動開展三年來,各市、縣(區)積極響應,認真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全市范圍內迅速掀起人人爭當“孝善之星”、戶戶爭創“孝善之家”的熱潮。截至目前,全市已舉辦近百場孝善表彰活動,表彰獎勵“孝善之家”“孝善之星”近千名,各類孝善典型如璀璨星辰閃耀塞北大地,引領村風社風向好向善。“孝善之鄉創建活動的開展,有效化解了農村家庭和村民之間的一些矛盾糾紛,村風更正了,人心更齊了。”榆陽區麻黃梁鎮黨委書記孫大忠說。

  這一創建活動以傳播慈善文化為先導,以孝善道德教化為核心,用“善”規范人的行為,以慈善的獨特路徑和方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榆林市慈善協會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建設文明鄉風的創新路徑。

  結對幫扶、示范引領

  推動全市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了促進全市慈善事業均衡發展,榆林市慈善協會采取結對幫扶與示范引領兩大舉措。針對南部6縣經濟基礎薄弱、慈善資源匱乏的現狀,市慈善協會組織開展南北結對幫扶活動。印發關于開展“結對幫扶”的通知,明確幫扶要求。活動開展4年來,北部6縣(區)積極響應,累計實施幫扶項目29個,幫扶資金達575.16萬元。市慈善協會對在南北“結對幫扶”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榆陽區、神木市、橫山區慈善協會予以表彰,激勵更多縣區積極參與幫扶。

  同時,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各縣(區)慈善工作協同發展,市慈善協會在工作先進的縣(區)召開觀摩推進會。2016年在府谷縣召開農村慈善互助會觀摩推進會;2021年在橫山區召開關愛退役軍人觀摩推進會;2022年在榆陽區召開幸福家園工程建設觀摩推進會;2023年在神木市召開慈善養老觀摩會;2024年在定邊召開慈善募集經驗交流會。通過觀摩推進會,各縣區相互學習、借鑒經驗,有力推動全市慈善工作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強基固本,依法行善

  開辟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榆林市慈善協會連續四年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與縣(區)黨委政府密切聯系溝通,全力配強縣級慈善協會班子,選好會長,推動12個市、縣(區)慈善協會順利完成班子換屆,將一批有情懷、有影響、有資源、有能力、能干事的退休干部充實到慈善隊伍中。同時,在鎮設立慈善分會,在村(社)建立慈善工作站,在市、縣部門和行業系統建立慈善分會或組建慈善志愿服務隊,建立健全市、縣、鎮、村四級慈善組織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慈善工作網絡,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新修改的慈善法頒布后,市慈善協會迅速行動,召開全市培訓會深入解讀慈善法;線上開展全市慈善協會系統學習慈善法知識競賽,激發全員學習熱情;每年9月,集中開展以“依法行善”為主題的“榆林慈善周”主題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依法行善氛圍。“慈善組織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部署后,市慈善協會及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組織縣(區)慈善協會扎實開展防查專項行動。在對既有慈善項目進行全面對標對表排查,列出風險隱患問題清單并及時整改的同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強化內部管理,提升慈善工作規范化水平。

  如今,榆林慈善工作已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全市慈善工作正實現三個突破、建立三大機制、達成三大轉變:一是突破單純物質救助的傳統慈善模式,建立社會救助與社會治理協同共進的現代慈善機制,實現慈善行為的轉型升級;二是突破單純線下動員的募集模式,建立線上、線下雙向聯動的募集機制,打造慈善募集新業態,實現募集方式的創新變革;三是突破少數人做慈善的局限,建立開發大眾慈善動能的新機制,實現“精英慈善”與大眾慈善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這三個機制的建立,三大突破、三大轉變的實現,共同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榆林慈善現象”。

  “榆林慈善現象”得以形成,關鍵在于市委、市政府及各級黨委、政府對慈善工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市委常委會定期聽取慈善工作匯報,提出指導意見,對慈善幸福家園創建、數字慈善發展等重點工作專門印發文件推動實施。每年“慈善一日捐”活動中,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以身作則,帶頭參與慈善捐贈,并積極參與慈善公益活動。各縣(區)及鄉鎮、街辦黨委、政府將慈善事業作為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全力支持推動,將幸福家園建設納入年度工作目標進行考核,在全市營造出黨委堅強領導、政府積極推動、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公益生態。

  在慈善事業的一線,榆林市慈善協會班子成員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慈善精神。老會長趙興國退休后,便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十二載如一日,不辭辛勞,四處奔走募集款物,為眾多困難群眾送去溫暖與希望,多次榮獲中華慈善總會和省慈善協會的表彰,為榆林慈善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現任會長劉洪,從市政協副主席崗位退休后,肩負起推動榆林慈善事業發展的重任,15年來,他夙興夜寐,帶領團隊積極探索新時代慈善工作的創新路徑,兩次榮獲中華慈善總會“全國慈善先進工作者”稱號,還獲得陜西慈善突出貢獻獎、“三秦善星”等榮譽,成為榆林慈善當之無愧的“領頭雁”。

  副會長鐘開友在2021年被評為市勞動模范,他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和無私奉獻,為慈善事業辛勤付出。副會長龐瑤、張榆生被省文明辦、省慈善協會表彰為“三秦善星”,他們懷著對慈善事業的無限熱忱,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為慈善事業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市慈善協會憑借卓越的工作成績,每年榮獲全省慈善工作先進單位,更是榮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被市委組織部評為五星級黨組織。

  各縣(區)的慈善協會會長們同樣表現出色。榆陽區慈善協會會長劉鐵牛、神木市慈善協會會長張增光、定邊縣慈善協會會長馬保珍、米脂縣慈善協會會長馬生光……他們退休后到慈善協會后迅速建章立制、積極開拓進取,不斷拓展慈善募集渠道,創新慈善工作方式,慈善募集金額大幅提升。在“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實施過程中,他們積極探索,為全省創造了寶貴經驗,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慈善工作的“鐵會長”“拓荒牛”“老黃牛”。橫山區慈善協會會長臧明山任職六年來,對內狠抓管理,提升協會運行效率,對外積極拓展募集渠道,線上線下募集款物價值達1.75億元。尤其在騰訊“9·9公益日”活動中,他自掏腰包為志愿者提供午餐,為捐贈者發放愛心紀念品,用實際行動詮釋慈善情懷。佳縣慈善協會會長劉春華,即便身患癌癥,仍堅守崗位,2021年兩次住院手術,出院后不顧身體虛弱,立即返回協會繼續工作。在企業資源匱乏、經濟總量較小的情況下,劉春華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佳縣慈善工作成效顯著。

  “榆林慈善現象”不僅成為榆林社會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更引領了新時代陜西慈善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榆林慈善精神”,是每一位榆林慈善人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的生動體現,激勵著更多人投身慈善事業、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貢獻力量。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榆林市 慈善 觀察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莲花县| 英吉沙县| 富平县| 亚东县| 秀山| 和顺县| 抚顺县| 永善县| 祥云县| 永寿县| 三原县| 馆陶县| 乐平市| 兰西县| 临澧县| 武山县| 平乡县| 剑川县| 多伦县| 阳朔县| 纳雍县| 澎湖县| 任丘市| 石棉县| 尼木县| 鸡西市| 区。| 平谷区| 孟津县| 亳州市| 宝鸡市| 武夷山市| 黑山县| 邮箱| 华亭县| 太湖县| 永靖县| 延庆县| 德庆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