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慈善協會組織送衣下鄉活動
□記者李彥伶
一件舊衣服或許不足以改變貧困群眾的生活,但這小小的善舉卻能為貧困群眾帶來一份溫暖。
2015年起,省慈善協會先后發文號召各市、縣慈善協會、慈善志愿者團隊和慈善超市因地制宜,開展廢舊紡織品捐贈活動。項目實施以來,已投資1420萬元,在全省共投放舊衣物回收箱5066個,已累計回收舊衣物9803.7噸,向全省貧困群眾捐贈衣物共計30.67萬件套。在利用回收物進行捐助的同時,積極發展對外合作,2018年至2019年與中華救助基金會“愛心衣櫥”基金合作,對省內募集的善款進行配捐,共募集善款64.54萬元,為漢中、商洛、安康市貧困山區學校的孩子們捐助保暖新衣3210套。
群眾參與 匯聚愛心
點滴小善舉、鑄就大文明。“愛為寶”項目啟動后,社會各界群眾積極參與,廣大愛心居民捐贈熱情高漲。陜西一項善舉活動,產生“蝴蝶效應”,引起在外地奮斗的三秦兒女積極響應,舉手大愛的動人故事不斷涌現。遠在北京、深圳等地的陜西同鄉,采用快遞、物流方式,將家中舊衣服寄送到“愛為寶”項目所在地。西安市內的愛心人士,也常常駕車、騎車或步行將舊衣服送到項目辦公室。
省慈善協會200多支直屬志愿者團隊,在西安的各社區、機關、工廠、學校、廣場、公園等地設點,長期開展廢舊衣物回收。
在西安蓮湖公園湖岸北邊,由400多位退休老人組成的紅晚霞合唱團負責捐贈回收點的日常管理工作。家住東郊91歲的關長林老人,坐公交要倒兩次車,才能到公園,一起參與捐贈點的接收和照管工作。盡管年齡大了,還是堅持天天“到崗”,一邊聽大家唱歌,一邊收舊衣服。
“把家里閑置的舊衣物放進回收箱,小小善舉就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大學生志愿者林超說。
“你家有不穿的舊衣服嗎?快去放到小區的衣物回收箱中吧。”2016年12月28日上午,渭南華州區杏林鎮新城社區聯合慈善協會在新城社區的部分居民小區投放了8個衣物回收箱。
回收箱正面設有一個投放口和一扇小門,箱體上印有“您的愛心奉獻,匯聚慈善力量”“陜西省慈善協會愛為寶行動”等字樣。對于衣服回收箱的放置,小區居民感到新鮮的同時,也極力稱贊。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缺穿的,自家很多過時的衣物,如果當垃圾扔掉,覺得非常可惜,現在好了,有了衣服回收箱,就能讓舊衣服物盡其用。”居民們紛紛點贊。
衣舊情深 赤誠送暖
一件衣服送出一份溫暖,一顆愛心帶來一份情誼。
省慈善協會原會長劉維隆多次參與省慈善超市發展中心組織的捐贈衣物發放活動。2016年1月18日,劉維隆、李榮杰、李和等赴藍田貧困山區厚鎮后街村發放過冬衣服200余件。當劉維隆會長走進70多歲的王老家中,將一套8成新并經過清洗消毒的衣服、毛毯送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床前時,老人激動地拉著劉維隆的手連連說道:“謝謝領導關心!”
2016年5月17日,劉維隆又來到西安白鹿原的兒童太陽村,為在這里服刑無親屬撫養的子女送來300多件衣服及學習生活用品,也帶去了對孩子們的關懷,收到禮物的孩子們十分開心。
2017年4月,省慈善協會副會長趙浩義在基層調研時,得知商洛市商州區有這樣的一家三口人,80歲和78歲的兄弟倆與其中一人60歲的兒子,家境貧困、衣不遮體、被褥破爛。趙浩義一行馬上安排慈善超市發展中心將毛毯、被褥、衣服等送到家中,傾情幫困成為當地傳頌的佳話。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精神病誘發家庭暴力悲劇多達萬起,有85%的家屬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其中有近五成農村患者家屬無奈,只能將患者遺棄在精神病醫院門口。興平金城醫院是一家收治精神病人的專科民營醫院,收留不少被遺棄的患者,而醫院苦惱的是聯系不到家屬,衣物、被褥無法解決。興平慈善協會聞知后,與省慈善超市中心取得聯系,“愛為寶”項目向興平金城醫院先后捐贈數百件衣服、毛毯、床墊,醫院負責人表示,解決了他們的憂心事。
活動開展以來,先后以衣物、被褥、床墊、玩具等對韓城、商洛、寶雞、咸陽、渭南以及鎮安縣、藍田縣、鄠邑區、未央區等地的養老院、兒童福利院及困難群眾進行了救助。還通過愛心綠色聯盟,調動快樂寶貝、甘露、先鋒、助人者等志愿者服務隊對本省和云南、青海、西藏等地的困難及受災群眾進行了救助,通過陜西愛心慈善超市直接發放捐贈品30余萬件。
小善大愛 情深無限
捐贈衣物是愛心的奉獻,“拾金不眛”更是中華美德傳承的體現,哪里有貧困群眾、哪里有災害,志愿者就將愛心衣物傳遞到哪里。2016年6月,西安86歲的李老先生在參與“愛為寶”衣物捐贈活動時,誤將32萬元現金、存折支票等裹入衣物,6月2日,省分揀中心管理人員楊建永在進行例行工作檢查時,發現原料堆放區地面上有一個塑料袋包裹物,打開后發現里邊有現金3000元、國庫券面值5萬、存折和支票面值27萬余元,立即上報了上級領導。這些財物中并無任何聯系方式,也無從得知失主情況,但不能讓愛心人士捐了衣物寒了心。省慈善協會發展中心慈善超市副主任常秀珍一行冒著酷暑,拿著款物找到公安分局新城廣場派出所,查詢到老人真實身份和聯系方式,當天下午2時將款物歸還李老先生。
原來,李老先生家住西安邊家村附近,是當年支援大西北來到西安的,無兒無女。前不久老伴摔倒住院,三個月治療無效去世。老伴生前,李老先生從不過問家里的消費和收入,錢放在哪里他也不知道,捐贈衣物時,也沒有仔細查看。接過省慈善協會歸還他的這筆養老錢后,老人很意外也很感激,更為推動陜西“愛為寶”項目實施起到積極作用。
據了解,“愛為寶”項目廣泛推進,全省各市區逐步建立經常性的捐贈回收體系。
西安市慈善協會,在“愛為寶”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廣泛宣傳,明確責任,落實目標,積極給各市區慈善協會下達工作任務,目前西安市回收箱放置量1611個。
韓城市是全省最早開展“愛為寶”廢舊紡織品回收的縣級市。“愛為寶”活動發動伊始,就積極組織回收工作。省慈善協會號召放置回收箱后,又積極籌措資金10萬元,放置回收箱90個。
榆林市率先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愛為寶”基地,將衣物回收箱放置點擴展到308個。目前,榆林市回收箱的單產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渭南市慈善協會和臨渭區慈善協會積極開展臨渭區廢舊紡織品回收工作,并與“慈善教育進課堂”相結合,以中小學校為重點,將廢舊衣物捐贈與慈善教育進校園結合起來,作為學生接受慈善教育的實踐活動來安排,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楊凌示范區、銅川市、商洛市等地在回收箱的放置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對回收箱的放置工作發揮了作用。
《各界導報》2020年02月11日 第4543期第4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