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臨渭區慈善協會會長張慶豐
□記者 李彥伶 張璐
近年來,渭南市臨渭區慈善協會以慈善宣傳為引領,以募集款物為中心,以實施項目為重點,以志愿服務為抓手,圍繞全區工作大局和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開展扶貧幫困,取得了顯著成績。自成立以來,共募集善款2300余萬元,惠及困難群眾和學生30萬人,為助力全區精準扶貧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他們將重點關注哪些領域?在脫貧攻堅中如何發揮作用?近日,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渭南市臨渭區慈善協會會長張慶豐。
問:今年區慈善協會將重點關注哪些領域?具體開展哪些項目?
答:今年,區慈善協會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和我省《實施意見》為指導,加強慈善宣傳,倡導公眾參與,著力開創現代慈善事業快速發展的新局面。主要關注因災因病返貧家庭,關注城鄉貧困老人,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和事實孤兒,關注貧困家庭大學生和中小學生,關注疑難大病患者,關注家庭生活困難的復員退伍軍人,關注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我們將緊緊圍繞建立助力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繼續實施助學項目,實施大病救助項目;繼續開展慈善“三送”活動,讓慈善陽光溫暖臨渭大地;開展慈善社區(村)創建活動;繼續開展“9·5”獻愛心和“9·9”公益募集活動;繼續開展慈善教育進校園活動和“一張紙和廢舊衣物獻愛心”活動。
問: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您認為協會應該承擔哪些社會責任?
答: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協會應加強慈善宣傳,弘揚慈善精神,傳播慈善理念,營造全民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要以創建慈善社區(村)為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倡導協作互助的社會風尚,化解糾紛和矛盾,協助黨委、政府做好現代社會治理。要建立和完善助力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協助民政部門做好扶貧兜底工作,防止返貧現象發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面對今年的疫情防控形勢,慈善組織應當有所為,要聯合衛健部門,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提高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意識,培養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要募集社會資金,實施相關慈善項目,逐步改善基層公共衛生條件;要設立公共衛生專項基金,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彌補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短板。
問:在慈善救助活動中,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
答:在近幾年的慈善救助活動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實施了“資助愛心超市”項目。隨著精準扶貧活動的深入開展,臨渭區轄區287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愛心超市,從2017年開始,區慈善協會策劃資助“愛心超市項目”,通過“9·5”慈善聯合大行動募集資金,三年共募集善款263.5萬元。區慈善協會聯合區民政局,將這些資金及時下撥到各村愛心超市,不僅保證了愛心超市正常運轉,滿足了貧困家庭的生活需求,而且還實現了以愛育愛、愛心傳遞的目標,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尚,受到基層干部群眾高度贊揚。
《各界導報》2020年07月7日 第4660期 第4版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