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彥伶
身為一名醫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副主任鄧景元把病人當家人,多年如一日奮斗在醫療戰線。9年來,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鄧景元還利用每周休息的時間,到西安市紅專南路社區義務為殘疾人及社區居民提供中醫及康復診療服務,以慈善仁愛之心詮釋人生價值。
自2011年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西安市紅專南路社區成立“鄧景元康復治療志愿團”以來,9年間,鄧景元帶領服務隊開展服務2954小時,實施中醫診療、開中藥方劑8583人次,實施針灸、推拿及康復訓練治療42409人次。
“之前被診斷出來植物性神經紊亂,經過鄧醫生的針灸刺激和中藥調理,現在我的生活恢復了正常,十分感謝鄧醫生的辛勤付出!”說起自己的病情,患者劉女士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為引導居民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鄧景元將站樁、易筋經、太極拳等中國傳統中醫的運動療法,以及現代康復運動療法逐步引入社區,使很多患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腫瘤的社區居民受益匪淺。
針對社區居民退行性脊柱疾病較多的情況,鄧景元用中醫針灸結合現代化的康復理論和技術,通過全面系統有效的治療,讓大量頸肩腰腿痛患者擺脫了痛苦。
2017年11月29日,西安雁塔鄧景元社區康復志愿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服務范圍也不再局限于紅專南路社區,而是定期幫扶相關醫院、科室及社區建立三級康復網絡,開展專業技術培訓等;每年定期對西安市及周邊縣區的低保戶、因病致殘家庭經濟困難者、福利院兒童進行義診;深入醫院、學校、社區及農村等地開展疾病預防、健康宣教等活動,普及醫療健康知識。
“患者的認可是一名醫生最大的幸福。為社區群眾義診,我會堅持一輩子。”面對患者的贊譽,鄧景元堅定地說。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鄧景元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以個人名義向中國康復醫學會捐款、捐艾條,同時在微信群做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的中醫、健康教育等科普宣傳;組織服務中心志愿者給社區及駐地街道辦、派出所捐贈各種防護物資;組織科室人員開展疫情防控培訓,參與院區、科室各種防控流程的制定,為醫院發熱門診、感染科、急診搶救室提供幫助。
因長年義診的善舉,鄧景元相繼榮獲“優秀志愿者”“中國好人”等多項殊榮。
“一些以前坐輪椅的患者,開始推著輪椅行走。鄧醫生的服務得到了居民的肯定,醫患相互理解、相互關愛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體現!”紅專南路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王勇江深有感觸地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