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璐 劉德功
在1941年抗戰的炮火中,趙成華來到這個世界;在三年困難時期,他被分配到偏遠的神木南鄉教書育人;他當過鄉鎮干部,曾在縣宣傳、文化等部門任職,后被推選為神木縣副縣長,1996年12月又當選神木縣政協主席。
在工作中,趙成華恪盡職守,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業工作。在慈善協會,趙成華口碑極佳,只要提起他和他帶領的團隊,社會各界贊美之詞不絕于耳,“這人辦事公道”“把錢交給他們,老百姓特別放心”。
2003年2月,從縣政協主席位子退休后,趙成華沒有休息一天,就接受組織重托,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建縣慈善協會。經過不懈努力,2003年6月27日,時任神木縣縣長郭寶成批示撥款40萬元,作為慈善協會啟動資金,并批示同意成立神木縣慈善協會。
經過盡心籌備,同年11月29日,神木縣慈善協會會員代表大會暨一屆一次理事會召開,趙成華在會上作了題為《勇于探索、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縣慈善事業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大會通過了《神木縣慈善協會章程》,選出了84名理事和23名常務理事組成的常務理事會,趙成華當選神木縣首任慈善協會會長。
會議通過的《神木縣慈善協會理事會議事規劃》《神木縣慈善協會常務理事會議事規劃》《神木縣慈善協會資金物資管理辦法》《神木縣慈善協會財務管理制度》等,為今后縣慈善協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回顧十五年慈善路,趙成華首先是聚集了一幫熱心慈善事業的人,然后開始大張旗鼓宣傳。籌備期間,印發宣傳材料2500多份,在當地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100多次。協會成立后,向縣內外印發《神木縣慈善協會致全縣人民的公開信》,并先后400多次到全縣19個鄉鎮、兩個辦事處和企事業單位、村組、社區及1000多戶群眾家中,宣傳慈善協會的宗旨、任務和開展慈善事業的重大意義,進而取得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協會成立初始,縣財政局就給協會撥付基金50萬元,隨后逐年增加,到2006年時已增至300萬元。除每年撥付給慈善協會資助大學生的專項資金外,15年縣財政累計撥付基金達1.67億元,是全省慈善基金最多的縣。基金存入縣國省資產運營公司,年利息收入2800萬元,可作為當年慈善收入,全部資助給有困難的大學生。
慈善工作最艱巨、最基礎的任務就是募集善款,十五年來,神木縣慈善協會共向社會募捐款物7500萬元,位居榆林市之首。在趙成華的感召下,神木當地眾多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紛紛加入到慈善行動中來,其中亞華賓館董事長王鳳義捐資500萬元,創立“鳳義冠名基金”,基金利息全部用于幫助困難人群;張鳳蓮捐資100萬元,創立“張鳳蓮女士專項基金”;恒源集團捐資800萬元,創立“恒源集團專項基金”;龍華煤電集團董事長高忠厚作為神木縣慈善協會副會長,用企業資金組織協會工作人員外出學習,借鑒外地慈善工作先進經驗,助力縣慈善協會工作發展。
十五年來,神木縣慈善協會拓展實施了節日慰問、助教助學、災病救助、助醫助殘、抗震救災、慈善圖書室、新農村建設、慈善公益林、精準扶貧等12個慈善項目,累計支出1.5億元,受益人群逾50萬人。
此外,在趙成華倡導下,縣慈善協會還成立了慈善志愿者服務隊總隊,下設慈善志愿者直屬服務隊1個,慈善志愿者醫療服務隊2個,慈善志愿者文藝宣傳隊1個。在農村地區建立了慈善志愿者理發服務站553個,招募志愿者理發人員2550名,出資18萬元購置了560套理發用具,解決了農村留守群眾的理發需求。在趙成華帶領下,慈善志愿者日常服務工作逐步走向常態化、規范化、專業化,為推進和諧幸福神木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十五年來,趙成華帶領慈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奮斗在慈善事業一線。累計募集各類慈善資金4.1億元,支出1.8億元,結余2.3億元(含永久性結余慈善基金2.15億元)。因工作突出,榆林市慈善協會授予趙成華“慈善突出貢獻獎”,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其“榆林慈善獎”,省慈善協會授予其“慈善突出貢獻獎”“三秦善星”獎,神木市慈善協會授予其“特別貢獻獎”,并特聘趙成華為終身榮譽會長。
2018年,趙成華從慈善協會會長的職位上退了下來。回首十五年的慈善之路,趙成華感慨地說:“我很知足,也很滿足,在慈善協會的十五年里,我已碩果累累、收獲滿滿,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各界導報》2021年02月02日 第4831期第04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