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脂縣城郊鎮十里鋪村慈善幸福家園,老人們一起快樂健身,健康生活。
□ 實習記者 張璐 文/圖
近日,全省“慈善幸福家園工程”觀摩推進會在榆林召開,與會代表觀摩了榆林市榆陽區、米脂縣慈善幸福家園示范村社建設成效,全省10個市縣(區)慈善協會代表交流了“慈善幸福家園工程”的經驗和做法。
2020年9月,中華慈善總會發起實施“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陜西作為首批參與實施的17個省份之一,經過為期一年的試點培育,取得了顯著成效。
“‘慈善幸福家園工程’是動員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也是慈善系統在基層建立起動員社會力量鞏固脫貧成果的長效機制。”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強調。
據悉,下一階段,“慈善幸福家園工程”項目實施將在全省范圍內推廣,著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陜西慈善示范社區(村)品牌。力爭在2025年前,實現全省80%以上行政村、城鎮社區參與創建活動的目標,發揮各地自身優勢,努力形成陜西特色,把慈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鄉賢模式:營造人人皆慈善的氛圍
在“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實施中,募集村社互助金作為必不可少的硬件,是項目順利實施的核心所在。省慈善協會率先提出,要以“鄉愁”為紐帶,為熱愛家鄉的愛心人士、先富起來的成功人士搭建回報家鄉的平臺,開發大眾慈善動能,突出眾籌、互助特征,傳播慈善文化,推進慈善項目實施。
民營企業家王世春積極響應號召,捐贈善款1000萬元,定向用于山陽縣漫川關鎮南坡村“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建設。其中,按照每戶補助1萬元的標準,完成了全村290戶農廁改造;投資500萬元,籌建村老人幸福院;投資200余萬元,建設村民文化娛樂廣場等。
“我是村上的娃,喝著家鄉水長大,現在創業成功了,理應幫助鄉親們共同富裕。”王世春還把女兒叫到祠堂,叮嚀她要把供養村上老人的善事一代代做下去,傳承子孫后代。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退休干部高宗維捐贈善款40萬元,建設了延水關鎮中塬村慈善幸福家園老年幸福院;神木市民營企業家和愛心人士為本村、社(區)捐贈村社互助金1743萬元;合陽縣慈善協會聯合合陽西安商會召開“企業共建幸福家園茶話會”,民營企業家現場捐贈善款103萬元……據統計,我省“慈善幸福家園工程”所募集的村社互助金中,80%都源于熱愛家鄉的經濟成功人士的愛心捐贈。
在榆陽區慈善協會和牛家梁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協調下,榆陽區牛家梁鎮城大圪堵村創業有成的趙栓明、趙發明兄弟,不忘回報家鄉,先后為城大圪堵村慈善幸福家園建設捐贈善款850萬元。村民有感于趙栓明兄弟的善行義舉,紛紛效仿他們奉獻愛心,籌集村社互助金10萬余元。通過傳播慈善文化,增強村民慈善意識,城大圪堵村初步形成了“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的濃厚氛圍。
以孝治家:構建新時代和諧人際關系
在城大圪堵村慈善幸福家園,寢室、廚房、餐廳、文化娛樂室、圖書閱覽室、醫務室、監控室、愛心超市設施等一應俱全。“我今年84歲了,腿腳不方便,要不是醫生們經常上門送診,我半年都看不上一次病。”住在幸福院的劉永華老人說,現在只要哪里不舒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隨時都會幫忙預約醫生來檢查身體,實在太方便了。
據榆陽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劉紅斌介紹,該院每個月至少組織一次醫務人員來城大圪堵村慈善幸福家園,為院里的老人進行常規檢查,平日里只要老人們有需要,醫護人員隨叫隨到,救護車隨時待命。
豆家堡村位于眉縣橫渠鎮南2公里處,全村共有八個村民小組、823戶、3115人。在現有的老年幸福院、老年大學教學點、以孝治家書院的基礎上,市縣慈善協會聯合相關部門在豆家堡村建立了關愛中心、志愿者服務隊,經常開展關愛老人、關愛兒童慈善活動。
豆家堡村“兩委”以“提高群眾活動質量,增強群眾幸福感”為中心,開展了為村孤寡、孤獨老人、無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等獻愛心活動,請他們一起就餐、學習、娛樂、健身,使他們切實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重陽節前夕,組織為全村60歲以上老人舉辦了千叟宴和文藝演出,還表彰獎勵了一批孝老愛親的好媳婦、科技致富帶頭人、道德模范等;村以孝治家書院每周六開展傳統文化輔導,為全村12歲以下兒童講授孝道文化,讓孩子從小養成孝敬老人、勤奮學習、助人為樂的良好習慣。
按照慈善幸福家園“五個一”創建要求,豆家堡村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設立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道德評議會、議事協商會,還創建了幸福一條街、家風家訓一條街、孝道文化一條街,傳承弘揚孝道文化,使村風民風得到極大改善,構建了新時代和諧的人際關系,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升級轉型:探索助推鄉村振興新路徑
“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實施以來,榆陽區積極響應省市區慈善協會號召,把整體創建慈善幸福家園鄉鎮作為試點,與參與社會治理相結合,舉全區之力傳遞社會正能量,積極助力鄉村振興。
榆陽區金雞灘鎮作為農業大鎮、工業強鎮和三產活鎮,全面拆除了廢棄房屋圈舍,進行改農房、改圈舍、改廁所,種植區、養殖區、居住區、服務區分離的“一拆三改四分離”;改造提升金海新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改造新建金雞灘村和海流灘村老年幸福院;進一步健全完善各個村的關愛中心。
同時,針對金雞灘鎮煤礦多、采空區治理難的問題,相關部門多方籌資10.7億元,全面治理煤礦采空區,新建農民住宅小區7個,正在開工建設的2個,預計可入住農戶2388戶,改造散居“美麗農居”1580戶。住宅小區和“美麗農居”實現旱廁改水廁一步到位,全面推進“廁所革命”,使全鎮旱廁改造率達到80%。
作為一項深受基層群眾擁護和廣泛參與的民生工程,“慈善幸福家園工程”不僅使慈善力量扎根于基層,更為鄉村振興賦予了新動能、注入了新力量。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劉偉指出,陜西的“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建設,有特色,成效明顯,是根植于中國基層社會的有活力的慈善項目。
《各界導報》2021年11月09日 第5056期 第04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