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張璐 首席記者 唐冰 通訊員 胡運森
在周至縣四屯鎮辛莊村,有一家專門為農村高齡獨居老人免費提供三餐的公益食堂,每天都有30多位老人來這里用餐。
“老伴去世了,兒子兒媳在外打工,只有我一人在家。自從有了公益食堂,一天三頓飯我都來這里吃。早上饅頭稀飯,中午炒菜米飯,晚上面條……這里的飯菜不但好,還一分錢不收。”今年83歲的劉月梅老人告訴記者,在茶余飯后,來這里用餐的老人們還聚在一起拉家常,愜意地享受著午后時光。
2019年4月,省慈善書畫研究會理事、西安市蓮湖區書法家協會主席王先鋒聯合國內高校書畫專業的教授等,發起成立了陜西集賢書院。該書院不僅在周至縣四屯鎮辛莊村開設了公益食堂,還在西安市蓮湖區設立了公益學堂,為熱愛書法的市民朋友免費提供培訓與交流的平臺。
在公益學堂,王先鋒深入淺出、風趣幽默的授課,深受學員們歡迎。但受疫情影響,線下公益學堂時常停擺。為保證教學進度,王先鋒通過線上授課、直播授課等形式開展線上教學,為學員進行輔導。空間的阻隔阻擋不了大家學習的熱情,原本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常常被拖延至三四個小時也無法下課。對此,王先鋒沒有一句怨言,而是耐心地為學員答疑、示范,直到大家滿意為止。
在公益課堂,王先鋒指導學員們練習書法。
在王先鋒的堅持下,陜西集賢書院公益學堂已開辦了五期,累計為百余名學員提供了免費書法培訓課程。其中,10余名學員通過學習先后加入省、市書法家協會,多名學員創作的作品多次入選專業書法展。不僅如此,公益學堂還充分調動起老年人參與文化活動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許多老年人開始走進課堂練起書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實現了老有所樂。
老人們滿意的笑臉和越來越多愛心人士的加入,給了王先鋒堅持做下去的動力。他表示,他會把書法這個中華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努力讓更多人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這是慈善和書畫藝術結合的成功案例,經驗和做法值得推廣,王先鋒的慈行善舉值得全社會學習。”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說,王先鋒團隊開設的“公益食堂”,為助力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帶動更多人加入到公益慈善隊伍中來;“公益學堂”不僅成了許多人的“心中所愛”,也讓傳統文化變得“易接受”“可感知”“更生動”了。
編輯: 楊晨雨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