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李曉赟
榆林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自2019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踐行“厚植愛心、傳遞溫暖、扶危濟困”的宗旨,在凝聚共識、促進共同富裕、傳播政協“好聲音”上主動作為,開展了一系列暖民心、達民意、惠民生的扶貧濟困活動,以“三個三”舉措走出了一條榆林政協人參與慈善、重視民生的愛心之路,贏得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和高度贊譽。
傾心打好“三張牌”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榆林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牢牢把握黨的領導這個“基本點”,在市政協黨組的領導下,堅決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引導協會會員和社會各界人士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協會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打好“教育牌”。協會堅持慈善是扶貧濟困的實踐認知,始終把解決困難家庭大學生上學難作為扶助重點,累計籌措資金160多萬元,先后幫助320名困難大學新生圓了“大學夢”。
打好“健康牌”。協會持續關注全市困難群眾生命健康,先后為全市120多名重大疾病困難患者發放救助金60萬元,鼓勵其樹立戰勝病魔、擺脫困境的勇氣。
打好“產業牌”。協會立足“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職責使命,先后為困難家庭捐款捐物120余萬元,在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幫扶“一老一小”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五年來,榆林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累計為社會各方捐款捐物500多萬元,有1萬多個家庭收到了來自榆林政協人的愛心和溫暖。
用心下好“三步棋”
今年以來,榆林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新一屆理事會在市政協的領導下,從“完善籌資機制、優化救助體系、健全工作制度”三個方面育新機、破難題、開新局。
下好“先手棋”,協會要運行資金必先行。市政協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先后召開央企助力“困難家庭學子圓大學夢”座談會和央企、國企承擔困難家庭大學畢業生就業社會責任座談會,引導委員、愛心企業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使涓涓細流匯聚成河,先后有382名委員積極參與,10多家中省駐榆企業響應號召開發“一對一”就業崗位,解決困難家庭大學生就業問題。
走好“關鍵棋”,運行要規范體系必完善。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積極與省政協及省級協會溝通,確保與省級層面救助活動互補互促,鼓勵和支持縣市區政協成立各界愛心濟困協會,依托縣市區政協組織,建立協會基層工作聯絡站;發揮市政協聯系廣泛的優勢,暢通省、市、縣(區)協會(聯絡站)工作聯動機制,在社會救助方面展現協會關鍵補充作用,突出政協特色,貢獻協會力量。
用好“保障棋”,規范要到位制度必健全。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不斷強化資金管理,建立工作通報制度,自覺接受會員和社會各界監督,確保愛心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矩陣,廣泛宣傳參與捐贈企業和個人的“善行善舉”,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各界愛心濟困事業的濃厚氛圍;建立委員考核、企業(個人)激勵機制,將委員參與協會工作情況作為委員年度履職考評、優秀政協委員評選、換屆留任建議的重要指標之一;對積極參與的企業和各界愛心人士,市政協予以表彰,并頒發榮譽證書。
用心譜好“三部曲”
榆林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緊緊依托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以愛心活動為載體,引導社會各界人士在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認同政協組織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唱好“主打曲”。2024年,協會創新推出“榆你在一起”愛心工作品牌,引導全市政協委員、社會各界人士持續聚焦教育、健康、產業發展三大板塊,先后向榆林中醫康復醫院和城區部分環衛人員等捐贈價值96萬元的醫用消毒用品,向市政協幫扶的佳縣中鹼村捐贈馬鈴薯和谷子良種以及春耕農用物資,向橫山區清聲語言康復學校捐贈資金11萬元,舉辦駐榆央企資助困難家庭助學金發放儀式,為32名困難家庭大學生每人捐贈5000元。
彈好“協奏曲”。協會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主動對接聯系市慈善協會、市級群團組織和各民主黨派、駐榆愛心企業等,形成工作大聯合。在今年的“全國助殘日”,聯合市殘聯、市慈善協會和榆林高新醫院等愛心單位、企業開展活動,通過愛心捐贈、走訪慰問困難殘疾人、義診、文藝演出等形式,捐贈扶殘助殘款物達60余萬元。
奏好“交響曲”。榆林市政協始終秉持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理念,聚焦“就業難”問題主動作為,聯合市人社局、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發出“助力困難家庭大學畢業生就業”倡議書,動員中省駐榆企業、市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整合資源、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為社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在注重做好“教育、醫療、產業”資助工作的基礎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社會熱點問題,開展了形式不一、范圍不限、內容豐富的資助活動,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政協愛心之路,為新時代榆林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